作者简介 附(访谈诗歌恩师)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作者简介:马海尔族,男,彝族,四川省盐源县人,在校大学生,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盐源县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贵州作家网》签约作家,阅文集团作家,大学校园诗人创作交流团体青柠诗社社长、主编。作品曾发表于《凉山文学》《品诗》《奉天诗刊》《凉山文艺》《齐鲁文学》《芙蓉国文汇》《都市头条》等。曾入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牡丹文学奖,第五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获《都市头条》春节征文大赛优秀奖,获第二届“华夏杯”诗词大赛优秀奖,获第三届“秦东杯”全国征文大赛赛区诗歌三等奖,有作品曾入选《新时代·新青年2019-2020优秀诗歌年选》。

  “人的差别只在于‘境界’的不同”——访彝族青年诗人、评论家沙辉

  访谈时间:2020年5月14日20:00

  访谈形式:面对面访谈

  访谈对象:沙辉(70后,彝族青年诗人,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凉山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访谈者:马龙又名马海尔族( 00后,彝族青年诗人,西昌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学生,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盐源县作家协会会员)

  马龙:沙辉老师,您的“祖先情结”诗写理论得到了诗界一致认可,请问您的这一诗写理论是来源于彝族的祖先祟拜思想吗?

  沙辉:首先,对于每一个彝族人来说,祖先崇拜思想是有的,并且是根深蒂固的。想必你也从小切身体会到过祖先崇拜思想对你的影响。在长辈们平时随便的言谈中,或者是在火塘边讲述的故事,都会时时透露出彝人对先祖对祖辈们的那份特殊情怀。很多人知道彝族的祖先崇拜思想,但是不一定真正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层缘由。对我来说,祖先崇拜的精神实质是对祖辈们切实的感激和感恩之情。你说,我们能够生活在今天这样文明和谐、美好的时代,它仅仅是我们自身的不断奋斗、不断进取的结果吗?试想,如果你生在原始社会,生在以往任何一个“最坏”的时代;或者丢弃你的手机,丢弃你的一切“现代化”的东西,把你一个人丢弃在一个与现代文明社会毫不沾边的荒郊野外,你是什么一种状况?——我们现代人所依赖的东西真的太多了!——你有再大的本领,你能够享受到今天这样的现代化的美好舒适生活吗?如此安适的日子是怎么来的?就只是你自己拼搏出来的吗?不是。人类从蒙昧到文明、从“窘迫”到安适,无不是一代又一代的先辈们的艰辛历程之后的成果。我们真的应该对无数代已经作古成泥成风了的先人们心怀深深敬意与感激!

  当然,“祖先情结诗写”也不仅仅源于这样的“情结”,在我从事“祖先情结写作”期间,内心里真的充满了对于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不断丢失、世界文化同质化严重的失落、痛苦这样的“精神阵痛”。此时,祖先是一种寓意,“祖先情结写作”是一种呼唤、批判和反思,甚至是一种对于自我的精神激励与抚慰、救赎。人活着,是要有感恩之心的,否则,你一辈子也寻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感。“我是从远古走来的风里母亲撒下的一颗种”,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今天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物质生活基本不愁,可以追求“更高一级”的需求、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即使我睡着也睁一只眼观望奶我的人间”,即使我睡着也睁一只眼观望奶我的人间,是因为深深的感激,感激奶我的人间,就像一个婴儿躺在母亲的怀里一边吮吸**一边幸福地望着母亲。正因为我深切认识到今天的这一切都是祖先一点点积淀下来的,因此我将我这样的情感融入诗歌的血液中,成为我诗歌的灵魂、而在那一两年的不断创作中,形成了“祖先情结”诗写理论。

  马龙:沙辉老师,您可以谈谈您对我们年轻人的创作的一些看法吗?

  沙辉:要想进行创作,我认为必须得大量地去阅读,然后思考、感悟,然后去动笔。创作除了这三样,别无它门。不然,作家的孩子不都能够成为作家了?即使广泛阅读了,没有去做到更好地消化和思考,没有慎终如始地动笔,那就得不到进步。文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有些过程是必须要经历样的“精神阵痛”。此时,祖先是一种寓意,“祖先情结写作”是一种呼唤、批判和反思,甚至是一种对于自我的精神激励与抚慰、救赎。人活着,是要有感恩之心的,否则,你一辈子也寻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感。“我是从远古走来的风里母亲撒下的一颗种”,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今天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物质生活基本不愁,可以追求“更高一级”的需求、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即使我睡着也睁一只眼观望奶我的人间”,即使我睡着也睁一只眼观望奶我的人间,是因为深深的感激,感激奶我的人间,就像一个婴儿躺在母亲的怀里一边吮吸**一边幸福地望着母亲。正因为我深切认识到今天的这一切都是祖先一点点积淀下来的,因此我将我这样的情感融入诗歌的血液中,成为我诗歌的灵魂、而在那一两年的不断创作中,形成了“祖先情结”诗写理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