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22章

  西南本是偏壤,景致却是极佳:八百里青山连绵,河川奔流,茫茫然空阔无边;过山风沁凉,数峰交错,行如北斗紫微,浑然天色山岚。

  颜淡叼着当作干粮的馒头,满心郁结地看着坐在对面沉默安静的柳维扬。

  在她心中,赶路时最不适合同行的有两种人,哑巴和君子。

  哑巴不会说话只会吃,无趣;君子行止端正,一点坏事都不会做,更无趣。

  她不知柳维扬算不算得上是君子,不过确是算得上是大半个哑巴。

  那日她同唐周离开凌霄道观,再回到唐周的家中收拾了些行装便出了襄都城。

  此时已值暮春,枝头只剩下几点残红。

  柳维扬正站在桃花树下,波澜不惊地看着他们。

  颜淡也不知道唐周同他说了些什么,总之结果就成了妖、天师、不明年纪的高人结伴去西南。

  这一路过去十分顺利,竟然连个响马山贼的影子都没碰上,让颜淡又遗憾又感慨,都说现下大周的睿皇帝太过政治清明,吃闲饭不做事的官吏太少,凭白无故剥夺了她很多乐趣。

  而离彝族长居的朱翠山越近,柳维扬则越是沉默,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就直直看着天,不知在想什么。

  旁人和他说话,他最多不置可否地嗯一声,也不知到底有没有听到。

  颜淡实在太清闲,只能猜测柳维扬到底在想什么。

  一个凡人,一旦想到某些龌龊的事情,就算摆出正气凛然的表情,眼神还是会流露出几分卑鄙下流;如果想到杀人放火、无恶不作,那么就会咬牙切齿,把拳头捏得格格响。

  可是柳维扬眼神清明,神情淡然,总不至于是在担心天会不小心掉下来一块罢?

  颜淡咬完一个馒头,开始慢慢往火堆里送柴火,突然灵机一动,指着前方的朱翠山:“峰秀近扶玉蟾,南走遥烟锁浮云,凌夷蜿蜒,何妨择胜豋高处。”

  唐周一口馒头噎着,咳了几声方才道:“你怎的突然吟诗作词起来?”

  这只花妖的确和他从前见过的有那么些不一样,除了会撒娇、狗腿,竟然还有几分墨水。

  他转头往颜淡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朱翠山高可扶月,雾霭沉沉,山势蜿蜒。

  他在修道之前,还考取过童生,颜淡念的这几句词除了词韵不平之外,倒是相当应景。

  “吉气走曲,煞气走直,山环水抱则为气,看来这朱翠山必是人杰地灵之地。”

  颜淡转头看着柳维扬,“柳公子,你说是么?”

  柳维扬看了她一眼,自顾自看着朱翠山方向。

  颜淡不死心,又道:“不过我看山下那两条河没有聚首,灵气外泄,好端端的成了败笔。”

  柳维扬摇摇头,还是没说什么。

  颜淡终于放弃了,慢慢躺在干草上准备好好睡一觉。

  她睡得很浅,稍微有一点响动就会惊醒,突然听到一声细微的响动,睁开眼就见柳维扬慢慢站起身来,手上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月光下微微一闪。

  颜淡躺着不动,只见柳维扬慢慢走到唐周身边,站了一会儿,又转过身往她这里走来。

  她心中奇怪,便闭上眼吐息绵长,装作熟睡。

  她感觉到对方静静地看了自己一会儿,慢慢走到远处。

  颜淡轻手轻脚地爬起来,小心地跟在他身后,只见他走到一棵槐树下,抬手轻轻地掸了掸树干。

  在颜淡看来,柳维扬是个绝不拖泥带水、不做多余事情的人,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不太会是毫无意义的。

  她正百思不得其解,只见柳维扬慢慢靠在树干上,将手中的拿着的事物贴近嘴角。

  借着银白色的月光,颜淡看得真切,他拿着的仅仅是一支玉笛。

&e动就会惊醒,突然听到一声细微的响动,睁开眼就见柳维扬慢慢站起身来,手上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月光下微微一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