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魏大人,你再查下去就是一个死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们见识一下真正的大乾朝堂。”王尚书道。</p><p>白倾心品了品,自语道:“真正的大乾朝堂?”</p><p>“对,真正的大乾朝堂,以及卫国战争正面战场之后的暗地里,又发生了多少惊心动魄的事情。”王尚书肃然道:“只是,老夫揭露的这些秘密,并不璀璨,反而十分阴暗。”</p><p>魏君道:“光明璀璨的事情我已经调查的不少了,但是自古以来有光明的地方就有阴影,有阴暗发生才是正常情况,王老你尽管说便是,我和白大人保证不偏不倚,我们只追求真相。”</p><p>“好,我信魏大人。”王尚书爽快道。</p><p>这要是别人,王尚书还真不信。</p><p>不过魏君和白倾心,都是值得信任的人。</p><p>他们都已经证明过自己了。</p><p>“魏大人,你也是儒家子弟,当知我们儒家弟子能文能武,尤其是觉醒浩然正气之后。”王尚书道。</p><p>魏君点了点头,补充道:“其实没有觉醒浩然正气之前,儒家弟子也不缺武功,平日里也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科的,最多就是不够强。得到了浩然正气补充之后,从前学习的东西威力立刻飙升。”</p><p>这个世界的儒家并没有经过阉割,所以培养出来的弟子绝对不是百无一用的书生。</p><p>不如此,儒家也不会这么强大。</p><p>王尚书轻叹了一口气,道:“正因为儒家弟子文武双全,所以才是取祸之源。儒家弟子为文臣也就罢了,可儒家弟子连武将也能做,那又让武将如何自处?长此以往,将门如何不敌视儒家?”</p><p>白倾心道:“我看现在儒家弟子多为文臣,少有武将。”</p><p>王尚书木然道:“卫国战争前,并非如此,儒家在军中势力不小,但几乎全被打光,在军中一蹶不振。魏大人,卫国战争最先开启的时候,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你道大乾的军队当真那样不堪一击吗?”</p><p>魏君和白倾心同时一惊。</p><p>魏君皱眉道:“王老,说这种话是要讲证据的,你是说其他军队故意不去救援儒家弟子统领的军队?”</p><p>王尚书笑了笑,只是笑容有些萧索:“魏大人,我交给你的这些资料,上面记载的儒家弟子原本也是一心报国的好男儿。可大敌当前,他们为何要放弃抵抗?若为了苟且偷生荣华富贵,他们大可投敌。若只是为了死的光荣,他们也大可选择和敌人战斗至死。可他们选择自杀,一个人只有在最绝望的时候才会自杀。</p><p>魏大人,你有想过这背后的原因吗?</p><p>你真的做好将他们当年所面临的情况全都公开的准备了吗?</p><p>“魏大人,老夫最后一次提醒你,再查下去,真的会死的。”</p><p>得。</p><p>魏君本来就没打算退缩。</p><p>王尚书最后又画蛇添足的加了一句,更是锁死了魏君。</p><p>“王老,你别废话了,魏某既然做了史官,就没打算放弃过。我只问一句,有证据吗?”</p><p>“证据自然有,证人也有,可没有人为儒家主持公道。”王尚书冷笑道:“老夫找过先帝,也找过杨大帅,他们都答应的好好的,但是军中还是有人针对我儒家,儒家弟子不仅要防备西大陆的敌人,还要面临大乾军队的见死不救。魏大人,他们选择自杀,有错吗?他们宁死也没有背叛大乾,难道不是儒家弟子的表率?难道不值得称赞?”</p><p>魏君沉默。</p><p>白倾心没有激动,在查案的时候,她都是尽量保证自己处于绝对冷静的状态,以免自己产生误判。</p><p>“王尚书,我需要看证据和证人。”白倾心道:“若你说的这一切都是真的,本官必然秉公办理,当年故意坑害自己人的人,也一定会受到律法的严惩。”</p><p>“我现在便可带白大人去看证据和证人,至于公道、严惩……”王尚书讽刺的一笑:“你做不到的,任何人都做不到。这种事情,只能找小兵顶罪,难道还能拿发号施令的人惩处不成?再说了,谁知道谁又是发号施令的那个呢?是先帝?还是杨大帅?”</p><p>“如果有证据证明是先帝或者杨大帅下令让人这么干的,那把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未尝不可,魏某可以给尚书保证。”魏君承诺道。</p><p>王尚书震惊的看着魏君。</p><p>他有些眼红。</p><p>一半是感动,一半是嫉妒。</p><p>“老夫后悔了,你这样的弟子,竟然让给了周芬芳。”</p><p>王尚书感觉太浪费了。</p><p>魏君要是给他,王尚书认为自己真的有希望培养出一尊圣人来。</p><p>这样的弟子太对他的胃口了。</p><p>对于王尚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