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六章 李师师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长随哎了一声,扔了一锭十两的银子到那龟公手中,龟公喜滋滋的拿了银子掂量,小跑着过去擦桌子凳子,让王言二人坐下:“大官人稍候,酒菜马上就好,马上就好。”

  说完,两腿紧倒腾着离开。

  不用想,这种娱乐场所,吃喝的价格定然是高出外面许多的。而这里开桌的龟公,那自然也有相应的提成,而且还不少。餐饮的利润,什么时候都不差的。

  没有理会那些,王言坐在那里,笑呵呵的看着场中歌舞的艺妓,听着周遭士子们的议论。

  很显然,现在这些人无心歌舞。而是绞尽脑汁的在赋诗作词,意图写出一个佳作,能与李师师说上那么几句话。

  整个汴京的人都知道,李师师乃赵佶禁脔,不是他们可以接近的。但这里偏又是青楼,李师师又是这里的台柱子,心情上来了,也会出来露露面,搞点才艺招招人气,也是保持业务能力不生疏。

  而既然李师师能如此抛头露面,那么赵佶定然是允许了的。你赵佶都让李师师抛头露面上才艺了,我说说话还不行了?

  毕竟大宋与士大夫共天下,刑不上大夫。只是一些士子风流事,他们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尽管以前有些狂人已经死了,但那是他们自己没有数,活该挨整。

  而且到底是皇帝的女人,要说没点儿刺激的小想法,那是不可能的。真要事成了,史书上留一笔风流,想想死了也挺值的。

  就这么简单。

  过了一会儿,龟公抱着酒,后面跟着两个扛着菜的人过来,咔咔咔摆了一桌子,而后仍在一句有需要再找他之后,跑到了其他桌去问要不要添酒上菜,忙起来了。

  菜刚上来,王言跟长随开始大吃二喝,看着他们的表演。

  歌舞渐歇,一帮人很给面子的拍手喝彩,两个艺妓盈盈一礼道个万福,莲步轻移,款款而去。

  又是一个龟公上的高台,四方拱手见礼,大声的喊道:“多谢诸位相公们捧场,歌舞已毕,诸为相公高才,咏雪之诗词想毕手到擒来业已做完,不知哪位相公先来赋其大作,好叫李娘子与其他娘子们,还有在座的相公们评论一番。”

  话音刚落,前排的一个俊朗士子一声‘我先来’变站起身,绕了一圈踩着阶梯登台,四方拱手……

  “此人乃苏州常定远,今次秋闱……”距离王言不远的人介绍着台上的明星。

  此时的士子,大多开放,没有不好意思的。更何况这里乃数一数二的青楼欢场,从来都是扬名之地。大宋三冗,不是秘密,谁都知道。汴京的达官显贵,这里有不少,在此扬名,不次参加一些名流诗会。

  说到底,读书读的都是名与利,从来如此。

  王言一边吃着水煮的羊排满嘴流油,一边喝着酒,抬头看了一眼二楼栏杆处一直站在那里的李师师。只是这一看可不得了,正看到那李师师旁边,一个小白胖负手而立,笑呵呵的跟他对视,可不正是才见过的赵佶么。

  当即,他扔了手中的羊排,起身后退一步,对着赵佶遥遥一拜。

  赵佶笑着点头,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继续该干什么干什么。王言这才继续坐下吃肉喝酒,一副很认真的样子听着台上的动静。

  李师师注意了好一阵那个穿着黑皮大衣的男人,还是刚进来时对视的那一眼,她没在那个男人的眼中看到任何其他不好的眼神,有的,只有对美丽的欣赏。这种眼神,在她的身上,不多见。而且那一身黑皮大衣裹着,看着身高马大,又是坐在最角落,从上方一眼就能看到,她想不注意都难。

  “官家,方才行礼的是何人啊?”

  “哦?师师对他感兴趣?”

  “只是这里如此多人,只他一人对官家行礼,奇怪罢了。”

  “他们呐,有人不知道是朕,有人知道朕,却装作不知。”赵佶摇头一笑,解答道:“他就是王言,前日来京,今日还同朕一起在宫中用了午膳。”

  “王言?”李师师疑惑的念叨了一遍,她恍惚听说过这个名字,但具体是干什么的,又想不起来。

  见她没想起,赵佶贴心的继续开口:“就是阳谷县的那个王言,你用的那些东西都是他研究出来的,人们都说他是财神转世的那个,拱手见礼,大声的喊道:“多谢诸位相公们捧场,歌舞已毕,诸为相公高才,咏雪之诗词想毕手到擒来业已做完,不知哪位相公先来赋其大作,好叫李娘子与其他娘子们,还有在座的相公们评论一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