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超音速舰载教练机下线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阵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大家都非常的激动,想想这些日子以来,为了教三飞机的总装和下线,可以说很多人都是没有睡好觉,天天加班干的。

  接下来另外的几位领导,也做出了重要的指示。

  李思远最后代表大家,也发表了感人肺腑的演讲,教练三飞机在研制过程中,那真的是涌现出很多的事迹。

  李思远列举了几位优秀工匠的事迹,其中有一位叫做王洋的工匠,虽然年纪不大,只有三十多岁。

  但是这王师傅可是一位技能大师,在航空工业这十年,他始终保持加工零件一次合格率均达100%。

  所以这次教练三飞机的舰载型,那特殊的起落架等零部件加工,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要知道在原型机阶段,所有的零部件都不是批量生产,而是单个加工,所以基本上都是要靠工匠们的手艺了。

  毕竟这时候的数控设备才刚刚起步,还非常的少,所以这王师傅,始终要求严格,他说要干,就干精品,每一个零部件制造,都力争将其做成艺术品。

  李思远拿出来的制造工艺,也是需要人来干的,而王洋便是其中学得最好的工匠之一了,所以李思远对他们是非常的赞赏。

  因为他们这些大国工匠,还超过了李思远的期望值,因为他们并不是满足于李思远给出来的先进制造工艺,而且还在这个基础上,改进创新,凭借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进一步的提升每一架飞机每一个零部件的工艺水平。

  在舰载型的零部件制造过程中,有一个起落架上的零部件,那造价是非常的昂贵,所以毛坯必须要一次加工成功,要不然的话,就会让成本升高很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匠们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最终还是王洋亲自操作,才完成了那个零部件的制造,要是按美国的制造工艺水平来说,也要产生两三件的报废品,那至少要浪费几万元。

  这些事迹,让军方的领导们,也感到非常的感动。

  确实现在李思远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大国工匠,要不然的话中国的航空工业,也不可能发展得如此迅速,短短十年时间就要超越美国和苏联。

  接下来领导们,开始仔细的观察两架新机,这机身的工艺确实是了不起,比起二代机要好很多,这是质的飞越,比如说翼身融合的制造工艺,那就是二代机没有的,非常的先进。

  领导们还坐到了驾驶舱,体验这种先进的超音速教练机的座舱,确实这里面的设计太先进了,可以让学员很好的进行训练,教员也可以很方便的教学。

  当然领导们更加期待,教练三飞机试飞的,特别是舰载型,它还要上舰试飞,这是非常难的试飞任务。

  不过呢,有李思远帮助制订试飞计划,所以领导们也相信,教练三的试飞工作,一定会顺利的完成,到时候中国海空军就将装备世界上最先进的教练机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