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四章 双李之争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1988年8月,恒基兆业全面收购永泰建业,合组为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李兆集借壳上市,成为股市收购战中的成功典范。

  李兆集扩充地盘别出心裁,官地拍卖场上难见他的踪影。他是长年累月雇用“巧舌”游说;日楼业主出售旧楼,各个击破,然后将整幢旧楼拆卸清出地盘。

  李兆集扩充地盘别出心裁,官地拍卖场上难见他的踪影。他是长年累月雇用“巧舌”游说;日楼业主出售旧楼,各个击破,然后将整幢旧楼拆卸清出地盘。

  1995年人夏,香港马鞍山烽人骤起,李兆集建成新港城第四期最后一座楼字,李佳成在对面拥有海柏花园楼盘。

  恒基、长实两军对垒,展开售楼大战。香港一家周刊称:“交情一向不错的香港首富李兆集及李佳成,今次为了促销手上马鞍山楼盘,各不相让。恒基率先减价出售新港城,又搞大抽奖,送黄金,李兆集更表示信心十足。但长实随即还招,你平我更平(便宜),一路吼(盯)住新港城动静来减价。”

  李兆集频频挑战李佳成,可见恒基实力不浅。

  1993年6月5日,李佳成与荣氏发起对美丽华酒店的收购攻势,引起股市的强烈反应,美丽华股价立即飚升。

  美丽华集团是中山籍富商杨志晕所刨,杨氏去世后集团由儿子打理。1989年后,旅游业萧条,美丽华酒店生意清淡,到1993年才转亏为盈。

  李佳成一直以善于把握时机而著称。旅游业兴旺,而美丽华尚未完全复元,更加上杨氏兄弟不和,美丽华便成了令人垂涎的猎物。当时觊觎者有大把,当得知李佳成有吞并之意,皆退避三舍,不敢与其争锋。

  美丽华于收购战老手李佳成,如池中之鱼。不过即便是鱼,渔网罩下来,它也要蹦上几蹦,杨志云长子杨秉政拒绝李氏、荣氏的收购——李氏提出的每股十五港元的价码,与杨秉正估算的起码二十港元的底线相去甚远。

  杨秉政找到恒基兆业主席李兆集,求李叔在老友儿子为难之际,救他一把。

  李兆集与李佳成是老友鬼鬼(老朋友),长期在生意场联手,并于这个月,推出高级地盘物业“嘉兆台”,把两个人的名字都囊括进去,情如手足。

  以往,李佳成收购英资和记黄埔及港灯,被一些文章渲染成“民族之役”、“大长华夏人志气”、“当代民族英雄”。不少资深财经人士见后噗嗤一笑:“如是这样,李佳成收购英资公司是民族壮举,那么收购华资美丽华,该算什么?”

  李超人的所向披靡之势,在李兆集面前受阻。6月20日,美丽华在联交所复牌,李兆集以每股十七港元的价格,获得杨秉正让出的约三成股份。

  另外,李兆集从其他股东手中吸纳少数股份,李氏便持有美丽华34.8%的股份,成为该集团第一大股东。美丽华的管理权仍为杨秉正掌握。

  李兆集“横刀夺爱”,李超人马上反击,也开十七港元的价,但所持股份远不够控制美丽华。

  双方僵持,不进亦不退。但胜券却捏在李兆集手中,若李超人与荣公子要继续提价吸纳股份,李兆集也会以牙还牙,示以颜色。

  李超人与荣公子发动的美丽华一役,至少可以说未如愿以尝。李兆集由此而名声大噪。

  美丽华一役,宣告了二李“蜜月”已成历史。1995年夏,二李在香港马鞍山再次对决。他们都在马鞍山建有物业,双方使出浑身解数,展开售楼大战。这一战尚未结束,论气势,李兆集略胜一筹。

  李兆集,打破“超人不可超”的神话。

  中华煤气公司1862年在英国注册,1960年透过配股在港上市。当时中煤主席是会德丰主席约翱·马登,4名董事是和记洋行主席祈德尊、均益仓主席寇查、利氏家族利铭泽、李氏家族李福树。

  到了1954年的时候,香港经济开始爆发,中华煤气的生意也受到了资本大佬们的青睐,于是香港四大洋行之一的会德丰洋行就成功收购了中华煤气。于是中华煤气就进入了会德丰时代。

  不过后来会德丰自己内部出现了矛盾,于是两个优秀的华商何廷锡跟利铭泽就出手收购了中华煤气公司。

  利铭泽可是大有来头的人物,他的父亲就是利希真,被誉为香江的公烟大王,也是香江铜锣湾最大的地主,曾经资产跟何氏差不多。

  七十年代之后,香港人口暴涨,煤气生意已经成为主流,也成为了日入斗金的生意,于是香江最大的洋行怡和洋行决定联手香港电灯公司一起收购中华煤气公司。

  怡和洋行的实力就不用说了,生意涉及很多行业。

  香港电灯公司也是香港仅有的两家电力公司之一。

  何廷锡跟利铭泽认为自己没有实力跟怡和洋行还有香港电灯公司斗,担心自己失去了公司的控股权。

  于是他们就如是这样,李佳成收购英资公司是民族壮举,那么收购华资美丽华,该算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