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立国为明,建元盛武! (三合一章节)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阿秋仁发誓,此生绝不踏入中原半步!若违此誓,请长生天降下刑罚,让我阿秋仁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



他最终还是只取了两人性命,而拖雷,窝阔台,阿秋仁,这三人的性命,他却留了下来。



虽说震撼于一先天法王境强者的跪倒哀求,但这自然不是放过他们的最重要原因。



其中原因很简单,他不喜藏传佛宗的某些教义,也不愿藏传佛宗太过强盛!



一个失去支柱的蒙古帝国,一个四分五裂的草原,可抵挡不住藏地佛宗的侵蚀……



“蒙古衰落将是必定的事情,接下来,就看师兄你怎么处理了。”



徐天涯突然出声,他对接下来聂长青如何谋划没有丝毫想法,到了这个地步,就算聂长青待在这碧落关不动,蒙古人也会主动前来给个说法……



他直接下了城墙,与久别的江南七怪再次重逢,聊得好不畅快。



而蒙古之事,也和徐天涯的预料没有太大差距,蒙古果真来使,欲了结此场虎头蛇尾的战争。



双方谈判商议许久,其中内情徐天涯也没去打听,整日待在郭靖的将军府中,逗弄着已经被接回来的郭破虏。



娃儿憨头憨脑的,煞是有趣。



没过几天,京都三大营近十万大军便已进驻了碧落关,此时的蒙古大军,早已后撤了数十里,唯有一支负责护送谈判使团的偏师,还驻扎在碧落关外。



只不过此时谁都知道,这场战争,已是打不起来,如今这异变的时代,北地尚且还有大片地域未收复,聂长青又哪有能力踏足草原。



而蒙古大军,孤注一掷已经失败,再头铁,等待他们的可能就是帝国彻底的崩溃。



双方能做的,也就只有谈判,对蒙古而言,这场谈判,反而更像是准备赔偿,赔偿战争对北地朝廷的损失!



此刻的他们,在那一柄长空剑威压之下,比谁都急着了结此事。



谈判并没有持续太久,就以蒙古付出了海量的赔偿而结束。



见事情了结,徐天涯也没再于碧落关逗留,聂长青也是在留下一部精锐随同残存破虏卫驻守碧落关之后,便率领着大军将士踏上了归京都的路途。



大军回归京都,整个事件亦是随着与大军同行的江湖人之口,传播得沸沸扬扬。



这时,不少人才真正意识到,时代真真正正的变了,一人一剑压一国,早已不是幻想,而已经是现实存在的事情了!



一时之间,街头巷尾高谈阔论的江湖人,亦是陡然少了许多,因无数江湖人汇聚而极为喧嚣的京都,竟慢慢有趋于平静的迹象。



这份平静,也并没有持续太久,八月一,盛大的建国登基大典,亦是让这座庞大的城池,彻底轰动起来。



祭天拜祖,登基称帝,一系列程序完完全全按照古礼进行。



立国号为明!



建元盛武!



设武渊阁,传武天下!



失联中原数百年的北地,在这一天,真正意义上迎来了一个汉人政权,北地也彻底的翻开了新的篇章。



万民沸腾,在此刻,不管是平日里桀骜的江湖人,亦或者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百姓,皆是忍不住为这个新生的王朝欢呼。



这一日,史书有记载盛武元年,帝登基,立国为明,建元盛武,设武渊阁,传武天下,万民欢呼!



京城水泉坊四方街的一处酒铺二楼,本应在东海静修的黄药师竟出现在此,在他对面,还有一满身补丁的老人正抓着一只鸡腿啃着。



“武渊阁,传武天下,汇聚天下英才,这聂长青好大的气魄!”



听着酒铺中江湖人的议论,黄药师端起酒杯,轻抿一口,感慨一句。



“你黄老邪何时开始关心起这事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