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焦爵爷初巡蒙学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ibqg.net);感谢大家的支持!!



<p>转过天到了四月十九。</p>

<p>焦顺一早出了家门,却并未赶奔工部衙门,而是穿正阳门到了外城,又沿街直奔西南角的右安门而去。</p>

<p>京城左近里的工坊都是正月初九复工。</p>

<p>到四月初九整好三个月,又花了七八日统计造册,昨儿各工坊拢共六十余名工读生,就已经进驻了左安门附近的管办蒙学。</p>

<p>今儿,则是要正式开课了!</p>

<p>焦顺做为勤工助学的发起人,虽然因为礼部要死了不肯让步,没能拿下蒙学的管理权,但出席一下开学典礼,还是很有必要的——尤其礼部那边儿,显然并不准备为这些工读生搞什么入学仪式。</p>

<p>京城有句俗话,叫做‘东富西贵,南贫北贱’,左安门蒙学位于外城西南角,这片儿虽也沾了个‘西’字,却和‘贵’字完全搭不上边儿,早二三百年就是有名的穷地方。</p>

<p>当初夏太祖设置官办蒙学的时候,因一应挑费都是朝廷出,这左安门蒙学反倒比别处规模更大,鼎盛时期足有近千学生在读。</p>

<p>不过随着朝廷的拨款越来越少,学费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这在贫民区开办的蒙学,自然也比别处更早的衰落了。</p>

<p>到如今,还在正常使用的就只余下两间教室,就这还时常招不满人。</p>

<p>这次将工读生们安排在此处,也算是废物利用了——那些旧教室经过简单翻修之后,一部分可以改成大通铺宿舍,老匠人们教学时要用的器械,也都有地方摆放。</p>

<p>却说焦顺驱车到了蒙学。</p>

<p>赵彦、刘长有二人领着几个差役,早已在门前恭候多时,但内中却并不见蒙学的院长、教谕等人。</p>

<p>见焦顺在人群中扫视,赵彦忙上前讪笑着解释道:“周院长偶感不适,所以、所以未曾到场。”</p>

<p>瞧他这一脸尴尬的,就知道肯定是另有隐情。</p>

<p>再者说,院长既然因病来不了,就该安排其它人出面接待才对,现下却只有杂工所的官吏在此,这周院长的态度不问自明。</p>

<p>不过这也正常。</p>

<p>如今的官办蒙学本就是落魄文人的集散地,愤世嫉俗的有之、自命清高的有之、更多的则是一些得过且过的混子。</p>

<p>能担任院长的,多半不会是后者。</p>

<p>而不管是愤世嫉俗还是自命清高,看不起奴籍出身幸进为官的焦顺,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等人因少在官场历练,倒比那些得了正经官身的还要古板守旧。</p>

<p>焦顺对此倒并不在意。</p>

<p>反正他这次来,主要是来看学生的,对于老师如何倒并不关心——主要是关心也没用,蒙学的人事管理权在礼部手上,焦顺最多也就能管一管来传授经验的老匠人们。</p>

<p>当下直入主题道:“那群工读生呢?”</p>

<p>‘工读生’这个名词,自然是焦顺新造的。</p>

<p>“应该正在吃早饭吧?”</p>

<p>赵彦不太确定的答道,紧接着侧身往里一让:“大人,要不卑职先带您过去瞧瞧?”</p>

<p>焦顺微微颔首,赵彦和刘长有便在前面带路,拐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小院当中。</p>

<p>t;焦顺对此倒并不在意。</p>

<p>反正他这次来,主要是来看学生的,对于老师如何倒并不关心——主要是关心也没用,蒙学的人事管理权在礼部手上,焦顺最多也就能管一管来传授经验的老匠人们。</p>

<p>当下直入主题道:“那群工读生呢?”</p>

<p>‘工读生’这个名词,自然是焦顺新造的。</p>

<p>“应该正在吃早饭吧?”</p>

<p>赵彦不太确定的答道,紧接着侧身往里一让:“大人,要不卑职先带您过去瞧瞧?”</p>

<p>焦顺微微颔首,赵彦和刘长有便在前面带路,拐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小院当中。</p>

<p>一进门,就见东侧廊下或蹲或站的聚集着几十个人,一水儿的都是精壮汉子,年龄大多在二十到二十五岁之间,其中更有多一半都已经结婚生子了。</p>

<p>原本按照上面的决议,是准备先招收一批十几岁的青少年,一来少年人容易管理学东西也快,二来也不至于耽搁了工坊的生产任务。</p>

<p>焦顺最初也是这么想的。</p>

<p>但在进行了详细调研之后,他却力主拔高了前两批工读生的入学年龄。</p>

<p>原因很简单,工读生们在完成短期培训之后,肯定有不少人要走上基层管理岗位,但这年头工坊里最讲究论资排辈,想让一群毛都没长齐的半大娃儿,去管理自己的叔伯兄长,简直就是痴人说梦。</p>

<p>虽说靠着官方手段,也不是不能强力推行下去。</p>

<p>但焦顺要的是功绩,又不是激化内部矛盾。</p>

<p>所以他准备先招收三两批已经成家立业的青壮工人,进行为期一年的短期培训,等到证明制度的优越性,再招收青少年进行长期培训。</p>

<p>至于思维初步定型的青壮年,比少年人更难启蒙的问题……</p>

<p>他焦爵爷又不用在一线充当教书先生,甚至对这些教书先生都没有管辖权,当然是怎么对自己和工部有利,就怎么来。</p>

<p>闲话少提。</p>

<p>却说眼见这一群官吏走进院里,原本蹲在地上的工读生们也忙都站了起来,畏畏缩缩的在墙根儿底下排成了排。</p>

<p>作为各工坊选出的翘楚,他们的服从意识和纪律性还是相对比较强的。</p>

<p>但焦顺的目光却并未落在他们身上,而是看向了其中一间教室门前台阶。</p>

<p>因为那台阶上正倒扣着一只破碗,旁边还散落着两个窝头,以及一些汤汤水水。</p>

<p>打头的赵彦自然也瞧见了这一幕,心下不由得暗骂一声,先前他自己过来巡视时,这蒙学里明明布置的十分妥帖,却怎么上官亲来检视,就突然闹出这么多幺蛾子?</p>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