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虚与委蛇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楚煜恒闻言,却似是未听出断九言语间的暗讽之意,对昨夜枫楼遇刺,也似是毫不知情,笑着问道是何人夜间前来,竟如此不知礼数。

  长文不待断九开口,便是绘声绘色的与楚煜恒讲起了昨夜那三名刺客行刺之事来,其言语之真切形象,便如同是他亲眼所见一般。

  楚煜恒闻言大怒,口中不断斥骂着是何人如此恶毒,竟是三番两次欲要断九性命。

  “殿下竟是不知此事,”断九望着一脸义愤的楚煜恒,淡淡一笑,“我以为今日内阁议事,陛下便会提及此事呢!”

  楚煜恒轻声一叹,将雀鹃茶饼掰开,大块的扔入铜壶之中后,方才缓缓说道:“先生有所不知,今日朝会后,父皇便将众位大臣驱散,只让几位柱国大人前往内阁,我与二哥也都被赶了出来,所以我并未听得父皇提及此事。”

  “噢,”断九看楚煜恒神色言语之间,并无作伪,有些讶异地瞥了长文一眼,随即问道:“那太宰大人今日可有临朝,可有随陛下前往内阁?”

  楚煜恒见他主动问起太宰大人,心中暗喜,将刚刚煮上的茶水倒得三杯,笑道:“不知先生可有听说那北水郡公王业之事,太宰大人最近一直忙着处理王业的案子,一散朝便又匆匆赶往吏部,并未前往内阁。”

  “略有耳闻,详情却是不明,可不过是私设武馆书院,暗中操纵士子入仕,官员升迁罢了,

  这种事,殿下想来也是见得不少,在朝中早已成俗,陛下这次,为何会如此重视,累得太宰大人如此费心?”断九抿了口茶水,味道极涩,毫无雀鹃的甘甜之味,面上不禁一皱,随即呵呵笑道。

  楚煜恒心中暗诽,明明是那王业暗害了几名太玄阁的应试弟子,这才惹得你们太玄阁将一并人证物证护送到京都上呈,还是你亲自吩咐楚元徵办的,怎么现在却又装作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虽是这般想着,面上却未说破,随即便是摆出一副温和的笑容,哈哈一笑道:“这种事情虽是偶有发生,可事后都会处理的妥妥帖帖,怪只怪那王业太过愚蠢,居然不知好歹的将手伸向了贵阁弟子,以贵阁的能力,这王业还能逃得了么?”

  “呵呵,”断九淡淡一笑,“王大人实在是有些过分了,巴州各宗派都是深受其害,门中弟子难有出头之日,鄙阁本是不涉朝事,但同为江湖宗派,又得各大宗派推爱,自是要为山南的同道们讨一个公道才不枉一个义字!此事,是断某得罪了。”

  “噢?先生为何言罪,此事乃是利国利民的善事呀,”楚煜恒神色赤忱,言辞真切,向着三人朗声道:“唯才是举”乃是父皇定下多年的国策,本王早已有心肃清朝中龌龊,奈何一直搜罗不到实证。先生此次,可说是帮了本王一个大忙了,应是本王向先生言谢才是,多谢先生大德之举!”

  断九看着楚煜恒眉眼间尽显诚挚之意俯身下拜,忙即伸手将他扶起,心中却是不由得冷笑起来,骁骑将军,北水郡公王业,可说是楚煜恒在军中唯一的倚靠,在军方普遍倾向驰骋沙场,战功无数的襄王的大局之下,王业却是唯一倾向楚煜恒的实权将军。

  虽说大炀的军力,近八成都是掌握在除了陈崇与广陵王楚元豫外的六位柱国手中,但这六位柱国常年领军在外,一向不涉朝堂之争,独孤信也是最近几年才被炀帝召回京都宿卫长安的,能得到王业的青睐,对于楚煜恒而言,格外重要。

  可观楚煜恒对此事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似乎对王业出事,并不在意,断九对自己这个弟弟,不由得又是高看了几分,就连独孤如愿于一旁听闻,也是暗暗点头,不禁有些佩服楚煜恒的胸襟气魄。

  “唉,因为此事,断某一直对殿下心有愧意,”断九轻叹一声,将杯中茶水倒尽,自顾自地拿起木榫,将铜壶中的茶叶散开,“断某自是知晓王大人与殿下相交甚厚,此次之举,实是迫不得已,还望殿下见谅!”

  “哈哈,哪里的话,”楚煜恒此时心绪激昂,哪还能注意到断九已是重新烹茶,朗声一笑,俨然道:“本王与他虽是有些交情,但他此番行事,实乃背国之举,就算本王,也是难以容他。”

  “唯才是举”制是父皇钦定国策,多年来为我大炀揽得多少人才,若是不将这股歪风邪气压制下去,迟早会酿成大患的。”

  独孤长文听得这番陈词,忍不住地便是抚手赞唤出来,独孤如愿也是有些动容,出言附赞灵王心念天下士子,公正严明。

  楚煜恒于两人称誉只是一笑谦辞,随即便望向断九,他更在意的,是断九的态度,若是能也是最近几年才被炀帝召回京都宿卫长安的,能得到王业的青睐,对于楚煜恒而言,格外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