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往意难平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炀帝一声惊唤,瞬间便将断九的神绪拽回了此时此刻,这里...原来只有君臣,只有一个皇帝,和一个琴生。

  断九轻叹得一声,缓缓睁开双眼,面色如常,炀帝不知何时,却已是站到了断九身旁,与他并肩而立。

  “这首《短歌行》......”炀帝拍了拍断九的肩膀,昂首望着高处长卷,语气温和,“你看如何?”

  断九退得一步,落于炀帝之后,拱手赞道:“此诗帝王气质,臣不敢妄论!”

  “哦,帝王气质?”炀帝面露喜色,语气略显得意,“何以见得,你且大胆说来,若是错了,朕赦你无罪!”

  “那臣便失礼了,”断九微微躬身,随即指着长卷诗句淡笑道:“此诗前几句,一节诉愁,二节道情,三节明意,即为求贤而愁,愿待贤以礼。

  而这最后两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实乃画龙点睛之笔,恰应了大炀二十年以来一直推行的‘唯才是举’制,此,便是帝王之气魄。”

  “好!好好!”炀帝仰天大笑,抚手言喜,拍了拍断九的肩膀,又复坐回榻中,“你所说的,与这作诗之人所解,如出一辙,果然不负四指流云之名!好!”

  断九见炀帝面色无疑,长舒了一口气,心中暗诽道:“自己偷的曹大爷的《短歌行》,哪还有人比自己更懂这首诗。”

  面上却是故作敬佩道:“陛下此诗,当为绝句,臣粗浅之论,还望陛下恕罪。”

  “呵呵,此诗并非朕所作。”炀帝倒得两杯茶,自己饮了一口,示意断九上前自取,“你且猜猜看,是何人所作?”

  断九故作沉思之态,过得半晌,方道:“臣猜测,此诗是灵王殿下或是襄王殿下其中一位之作?”

  “你过来,坐下喝口茶,”炀帝面露笑色,抬起茶盏作势递于断九,“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竟想到他们两人头上?”

  断九惶惶上前言谢,双手接过茶盏,坐回脚凳后,道:“此诗既有帝王之气,自然出自皇家血脉,臣自负阅尽天下八成诗词,却从未听闻过此首《短歌行》,想来这楼中诗贴,或是孤本,故而有此猜论。”

  “皇室血脉不假,”炀帝故作一脸神秘,凑首望着正自饮茶的断九,“你可知晓朕的大皇子楚凡?”

  断九闻言,险些便将口中的茶水喷在了炀帝脸上,这个名字,就像是一柄重锤,猛地一下敲击在了他的心头,断九怎会不知,又怎能不知,这个名字,他用了四十五年呀!

  “陛下,”断九淡淡一笑,尽力维持着欲颤的双手,不让茶盏碰响,“据我所知,大皇子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病逝,难不成这首《短歌行》是大殿下所作?”

  炀帝又复起身,走到诗卷之下,淡淡道:“你师父没有和你提起过朕的大皇子么?”

  “未曾提过,只不过早些年,听阁主他老人家说过一次。”断九也站了起来,转向炀帝应道。

  “朕,有些乏了,”炀帝背身摆了摆手,显得有些无力,“明日可能胜?”<可知晓朕的大皇子楚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