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假县令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204章 假县令

  李恪点点头,就听小妇人继续说:

  “我相公几个月前参加科举,中了进士,还在中秋诗会上做出佳作斗败了世家大族,替皇上争了光,

  这本是我们全家都非常荣幸的事情……可前段时间。相公突然来信说,他被吏部安排了官员职位,让他来这三江县当县令。

  我们全家都很开心,于是按照他给的地址。便坐火车来,到了这三江县,准备跟着丈夫享福。

  可是……却没有想到,我今日到了这三江县,去了衙门之后,见到的那县令,却根本不是我丈夫。”

  李恪一愣,说:

  “为何?是你丈夫还没有来这里到任,还是说他信中所提之地是错误的?”

  那妇人摇头说:

  “并非如此,他再三强调了任职的地址,是绝对不会出错的,而且小夫人去衙门时也问过,这新来的县令,确实和我丈夫是一个姓名。

  我给衙役们说了我是新任县令的夫人,他们进去汇报。可那县令却说,根本不认识我,也没有我这个夫人。

  我当时便觉得不对劲,还以为是我家相公荣华富贵抛弃我这糟糠之妻,却也想不通他为何会抛弃自己的一对儿女。

  于是我不甘心,便等到深夜,偷偷爬上那后牙的墙,往后衙大院里看了一眼。

  这一看,却发现那与我丈夫同名同姓来上任的县令,却根本不是我丈夫。”

  李恪眼睛一瞪,立马说道:

  “你的意思是,是有人冒充了你丈夫,跑来做了这里的县令。”

  那小妇人看了看周围,旋即对着李恪点了点头,说:

  “小妇人哭的原因,便是猜出我丈夫恐怕已经遭遇不测了。”

  说到这里她哭得更加伤心,李恪的脸色阴沉了下来。

  这种冒充官员的事情,在古代屡见不鲜。

  毕竟古代不像现代,有身份证和各种各样确定身份的东西。

  且网络相当发达,什么信息一查便能在网上看到。

  这古代,便很难确定一个人的身份信息。

  官员到地方去任职,一般都要给好几个凭证。

  由吏部给的任职文书和官凭,这任职文书和官凭,使用的是五色宣花纸,这种纸,是朝廷才能用的。

  且上面写的信息也能非常的严谨和全面,一是很难造假,二是和本人情况几乎一模一样。

  除此之外还会给任职的官员一个鱼符,用来代表身份。

  另外吏部还会根据认定官员的样貌画一幅图,类似照片。

  由;这古代,便很难确定一个人的身份信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