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集 第六章 锺隐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果然是仙家妙境……”

  思及锺隐的身分,对他生活在这种地方,李珣一点也不觉奇怪。

  他用手指轻轻敲击竹身,触手平滑坚硬,有凉意透指而入,用力敲击,发出的也是玉石撞击的清音。

  “也不知这宝贝竹子有什么用?”

  心中想着,他信步在竹林间走动,这一动便觉出异状来。

  他在外面已经觉得天地元气丰厚得不可思议,而现在,则觉得竹林中的元气浓厚程度,已凝如实质一般,走在这里竟好似在水中穿行,总有些阻碍。

  如此浓度,实在让李珣为之咋舌。

  他现在也大概明白,刚刚为什么没摔死。正是因为这里天地元气太过浓厚,便如同一湖无形之水,从高空撞下,自然不至于摔死。

  虽然知道了青吟并无恶意,但李珣还是不明白,青吟就那样把他推下来,总不会是恶作剧,应该有什么深意才是。

  李珣那愈是紧张,便愈是清明的性子显了出来,当下便将心中无谓的紧张和恐惧抛在一边,只想着一会儿若见了锺隐,该有什么说辞。

  才走了数十步,说辞也还没想个全套,眼前却是豁然一亮——这是一片林中的空地,其中盖了一处竹屋,通体都是由林中的竹子所建,看得出来这竹庐虽然小巧,细节上却细细排列编织,每一处都透出了十分的认真来。

  屋外还摆放着一套桌椅,桌上的茶具,也都是竹子制成。杯中蒸气袅袅,想是才泡了一杯香茶。

  而距李珣数步之外,还摆着一件竹制的书案,此时,上面正铺着一张纸,有一人身着白衣,站在案前执笔作画。

  这人必是锺隐了,可任李珣怎么想,也想不到会在这种情况下与他碰面。

  也许应该庆幸,他没有直接面对那双据说可以穿透一切的眼神。但是对于这样意外的景象,他却更加手足无措起来。

  如果不是刚刚已调整好心绪,他此时就很有可能出乖露丑。

  现在,他只是垂手恭立,看着对方作画。

  李珣在丹青上没有什么造诣,以他的眼光去看,只觉得锺隐下笔极快,往往略一勾画,轮廓便出,眨眼间便是数笔。

  锺隐只画了七棵竹子便停下来,在纸上留下了好大一块空白,李珣全然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他虽然不是内行,但也知道丹青最讲究布局,纵然画家有“留白”之法,但似这般取一角而留一角的,当是画家大忌。

  锺隐想做什么?

  正疑惑间,锺隐忽地抬起头来。

  在最没准备的情况下,他和锺隐目光相对——他脑中先是一片空白,可随即胸口便是一阵凉意涌上,直贯顶门,被这凉意一冲,如同当头泼下了一盆冰水,让李珣瞬间反应了过来。

  他再不迟疑,当即双膝跪地,垂首道:“弟子李珣,参见仙师!敢问仙师,是否为六师叔祖?”

  锺隐与清溟等同辈,排行第六,李珣还怕认错,只好多问了一句。

  “我是锺隐!”锺隐的声音极是好听,略显阴柔,却自有一番沉凝不发的张力:“你是三代弟子?起来说话!”

  李珣顺势站起,却仍不敢抬头,只是看着脚尖。

  锺隐道:“你身上有‘青玉剑’,又有‘凤翎针’,却是林阁的弟子,还是明玑的?”

  “家师正是林公!”李珣的答话有些文气,这也算是紧张的表现,他急着撇清嫌疑,又道:“是青吟仙师要弟子到此,参见六师叔祖……”

  “青吟?”锺隐在那边似是沉吟了一下,又道:“你且抬起头来。”

  李珣不知结果如何,战战兢兢地抬头,两人目光再次对上,李珣当然不敌,只看了一下便要移开目光,也在这时,他看清了锺隐的脸。

  和他名动天下的名声相比,这张脸似乎太过平凡了一些。

  称不上如何英姿气度,仅仅是清秀而已,脸上轮廓也不明显,不是那种能让人一眼认出的类型。

  然而,他的身材极高,比李珣要高出一个头左右,站在竹林中,几与周围笔直的青竹一般无二,姿态挺拔,不曲不折,平和间自有一番孤傲。

  说也奇怪,站在他面前,压力似乎比在清虚等人面前还要小些,至少李珣还没有那种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他真的是锺隐吗?

  他脑中闪过了这个念头,却忽地感觉到,对方脸上,似乎有一丝极微妙的表情在变化。

  “你是……李珣?”

  他语气有些飘忽,李珣却不敢怠慢,心知可能是这张脸带给他一些困扰,忙为自己正名道:“弟子正是!”

  锺隐微一摇头:“孤煞之相?”

  李珣干笑一声,老实地回答道:“清虚仙师、青吟仙师等都这么说!”

  然后,他耳中传来了锺隐的一声叹息,本来就很脆弱的心思,被这一声叹又搅得很是慌乱,而此时,胸口的“玉辟邪”又发出凉意,将心跳平稳了下来。

  锺隐也在此时改变了话题:“不论你是怎样来的,来了,便是有缘!来,且看我作画!”

  这算不算是亲近的表现?

  李珣心中有些期待,看样子自己是过关了。那么,现在与这位大剑仙拉好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可是才见面,自己怎么投其所好?

  心中想着,脚下却听话地移动,一直来到书案前面。

  锺隐再次执起了画笔,这一次,他又画了几根竹子,接着,还有一个人。

  如此,布局就很清楚了。

  先前七棵竹是近景,后面竹子与人则是远景,似是在竹后,窥看远方之人。

  一眼看去竹影摇动,人影依稀,虽无他物,却仍使人感觉到月华流转,遍地生辉的月夜人竹。

  李珣不是行家,却也觉得这画很怪,似乎布局临时改换,虽然后面也算布置得不错,可是笔力已尽,但人竹相衬,暗换月色之法还算巧妙,其余严格来说,不过平平而已。

  果然,锺隐叹了一口气,将此画放在一边,换了一张纸,继续作画。

  下一幅便要好得多了:竹影错落,浓淡有p;锺隐道:“你身上有‘青玉剑’,又有‘凤翎针’,却是林阁的弟子,还是明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