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数据化开端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纪遥你到底在何方?以后你要见不到我了”

  虞见浅捂住作痛的胸部,蹲着地上,泪流满面,精致的面容愈发苍白。

  胸痛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浑身也越来越没力气,她知道已坚持不了多久。

  说不定什么时候,蹲在地上就再也站起不来,在某个城市不起眼的角落悄然逝去。

  到了这一步,她本应找一个安静的对方,悄然渡过最后的日子,但她心有执念,只想在最后的时刻能再见纪遥一眼。

  此刻,纪遥正在做一个试验。

  在一片空地上,他随手向远处丢出一块石头,下一秒他的眼睛盯住某处地点。

  果然石头准确落在他盯住的对方,误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此这般,他又用不同力道,远近不定,丢出不同形状的石头进行试验,结果大同小异,依然可以准确大致确定石头的着地点。

  这就是他今天试验的目的。

  那天神魂中显化大日世界后,他的身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他的思维速度变得更快,对外界的观察能力几何级上升,心中的运算速度也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地步,最重要的一点,他对于空间距离的把握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地步。

  一个运动的物体,他几乎可以在瞬间根据它初始的运动轨迹计算出下一步它的运动轨迹。

  通过对石头在空中运行轨迹的大量试验,他现在基本弄清楚,影响物体在空中运行的主要因素,主要有重力和空气。

  重力因素最好掌控,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重力加速度基本一样,运用重力加速度计算公式,计算物体运动时计算量最简单。

  空气因素非常复杂,空气密度、风速、风向、湿度、盐度,物体形状等等影响的因素太多,要彻底做到对物体在空气中的运动轨迹进行预判,需要掌握的知识量太多太广,不仅仅是要掌握空气动力学、还要考虑运动物体的密度问题,不同密度的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影响完全不一样。

  海绵和一块砖同样的体积下,在空气中的运行轨迹肯定也不一样。

  而且需要建立庞大的数据库,对各种物体在不同密度、湿度、盐度、风向、风速的空气中的情况进行记录。

  目前纪遥自身知识结构知识量尚达不到,对应的数据库也没有建立。

  他只能根据掌握的有限的比较初略的数据,通过计算,大致预判出物体在空中的运行轨迹。

  空气对物体的影响越小,预判的精度越高。

  想要提高预判精度只有增加自己的知识量和知识广度,并建立精细化的数据库。

  另一个方面,他也发现,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体型状况,大致可以分析出他的体重和肌肉含量,再加上瞬间运动形态变化幅度的大小,大致可以分析出一个人的力量、速度。

  再根据肌肉变化和蓄力动作,大致可以预判出一个人的下一步动作。

  还有一个就是他恐怖的空间距离感,只要事先知道一个物体的尺寸,他就可以根据这个物体在视界内的大小,精确计算出他和那个物体的距离,并以此为目标在脑海建立三维地图。

  在一个范围内已知物体的种类越多,三维地图的准确度越高。

  现在他脑海中收集的数据还比较少,要更进一步完善这种能力,他还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最后在脑海中建立数据库。

  想要在平常状态完成这些数据的收集很难,只有在激烈的对抗中收集到的数据才更具参考价值。

  而且也只有本身参与到其中才更具实战价值。

  那么做什么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呢?

  各一个人的力量、速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