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寻坎儿井取水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有对兄弟外出放羊,突然遇到大风,刮得犹如天神发怒。

  羊随风走,人跟羊行,到大风停止时,羊群已经走进戈壁深处。

  兄弟俩望着天山,将羊往回赶,走了两天了还没走出戈壁。

  羊渴得走不动了,人累得走不动了。

  兄弟俩想,如果能够找到泉水,羊和人就都得救了。

  这时哥哥突然发现,前面的一个断崖下,有一丛芦苇长得十分茂盛。

  弟弟说:能长芦苇就有泉水,我们挖泉吧!

  于是兄弟俩就挖泉不止,一直挖到刀子断了,手指出血了。

  就在兄弟俩,累得快要绝望,实在不能坚持的时候,一股清泉流了出来。

  羊得救了,兄弟俩得救了。

  兄弟俩回到村上,同村民讲了他们找泉的故事。

  村上的人,就学着他们的做法,挖泉引水,浇灌农田。

  日子久了,就逐渐形成了习俗。

  年复一年,清淤挖泉,泉流源头慢慢形成暗渠。

  暗渠长了,清淤出土不方便,人们就在源头打一口竖井,便于出土。

  之后,当地村民就世代沿袭,运用这种方法储蓄水源,灌溉农田。”

  淳于现听罢,说道,

  “嗯,有意思,回去以后,好好问问梦澜姐姐。

  现在,干粮和水都储备好了,再回头看看集市,有没有其他的水果、咸菜腊肉可以买。

  另外,再采购些梦澜姐姐喜欢的五辛调料,然后差不多,我们就可以回去了。”就是挺想说说坎儿井的,因为历经千年沧桑的新疆坎儿井目前已从最多时的1784条减少到约614条,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23条的速度下降。因此而减少的年出水量达3.814亿立方米、减少灌溉面积19.05万亩。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坎儿井,再过20年后,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坎儿井可能全部干涸消失,戈壁绿洲的生态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  新疆坎儿井研究会的专家认为,造成坎儿井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有三:当地农民无计划开采地下水,以致大部分坎儿井断流;坎儿井上游水库的建设拦截了大量补给水 源;部分坎儿井年久失修,出现坍塌、阻塞。20世纪消失的1170多条坎儿井中,有909条是因为断流枯竭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