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再次廷推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六月十一,晌午。

  承天门外,长安街南侧的吏部衙门正厅,满堂朱袍。

  除了出缺的大理寺卿,其余九卿及阁臣们,再次汇聚,进行廷推,与前次不同的是,年过八旬的通政使姚老大人也勉力出席,看他颤颤巍巍的样子,实在让人担心廷推之后,他要如何离开。

  阁臣九卿拢共十一人,首辅、姚银台坐于一边,刘一燝阁臣、督察院张都堂、礼部尚书孙大人、刑部尚书孙玮聚于另外一侧,与时下朝堂的争斗一般,两拨人显得泾渭分明,隐隐都憋着一口气,似乎要在今日分个高下。

  韩爌阁老、王在晋本兵、户部部堂李汝华、吏部天官倒是随意落座。

  本是心中不安的张问达都堂,更是察觉到吏部尚书周嘉谟的脸色,似乎隐隐有些沉郁,辞表被退的方首辅倒是显得坦然不少。

  吏部的正堂不小,但与寻常衙署别无二致,规制也是简单,各自落座后,属吏奉上茗茶后小心翼翼地退下,堂中只剩十一位帝国重臣,今日天色阴沉,虽是已经掌灯,但各位大人的脸色依旧莫辨。

  “各位大人,”清了清嗓子,吏部天官周嘉谟起身拱手:“今次廷推,除了蓟镇总督外,尚有礼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工部右侍郎等三处出缺。”宫中旨意来得晚,漫说其他重臣,就是他自己也是措手不及,面色不算好看。

  嗯?

  堂中重臣不由纷纷侧目,吏部这事做的不合规矩,岂有在廷推之上,才临时言说出缺之位的?

  周嘉谟却是不再说话,只沉郁坐下,毕竟总不能说是皇帝的过失罢,况且业已提前一个时辰告知吏部了。

  “几个侍郎之职,今日廷推,是否太过仓促?”本就心情不好的孙慎行皱了皱眉头,轻轻抿了一口茶,直声说道,许是怪吏部尚书没有提前通报,他的语气中不免有些责问之意。

  督察院都堂张问达眉头一皱,这孙慎行近日来是否太过“张扬”?说话竟是这般不客气?抬头看去,果然周嘉谟的脸色更黑了。

  “孙部堂所说不无道理,但若是迟迟未决,恐怕圣上责怪......”首辅的话语轻轻响起,眼神却是瞥向天官,蓟辽总督廷推不决,自己面子上不好过,那周嘉谟又能好过?可一不可二,何况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东林迁延廷推,也同样把“自己人”架在火上了罢。

  眼见周嘉谟脸色愈黑,都堂张问达慢慢出声缓颊道:“不若先试着推一推?”没有直接赞同首辅的话,不过意思却是很明显了,引得孙慎行疑惑地看了他一眼,

  张问达轻轻点头示意,此时若是再不出声,就是把本就不是党中急先锋的周嘉谟逼向对方了,现在可不能做这种亲者恨、仇者快的事。

  “蓟镇总督,我议推少詹事孙承宗,其素来知兵,可督边镇。”孙慎行微微皱眉,终是径直出声,先发制人,信心满满,孙稚绳素有知兵之名,又是当今帝师,却是东林党中绝佳人选。

  “附议。”刑部部堂孙玮点了点头,随声说道,他的面色也不好看,虽说大理寺断狱级别却是比刑部要略微高些,但那叛徒杨涟何德何能,去审那红丸案和书院案?自己这刑部尚书可是在呢。

  周嘉谟此时的脸色方才好看了些,目光扫视堂中,却见兵部尚书王在晋的眉头越皱越深,于是出声问道:“本兵以为如何?”总督掌军民,但又以兵事为主,兵部尚书的意见也是重要。

  场中年纪最轻的王在晋闻言抬头,随即起身向其余重臣拱手后,方才说道:“蓟辽镇护卫京畿,总掌辽镇,理应选一经历兵事之人方是。”那少詹事所谓的“知兵”在他眼中不值一文,和营中老兵闲聊几句,便能懂得了什么兵事?

  嘶。

  堂中响起一片吸气声,就连进来后默不作声,面色阴晴不定的韩爌都不由侧目。

  这不是直接说孙承宗不知兵吗?这个王在晋也是年过不惑,还是个愣头青吗?此话一出,不仅得罪了提议的两位尚书,还把对皇帝有“莫大”影响力的帝师也给得罪了啊。

  难道是最近御史言官上书,殃及池鱼把他惹恼了?不过想想也是正常,以东林众人的习性,原本就要到手的兵部尚书之职,从那张鹤鸣口中飞走,参劾首辅的同时,顺带参他王在晋几本,实在寻常。

  兵部尚书似乎也觉得自己失言,拱了拱手又是坐下,不过看他认真的表情似乎觉得孙承宗要是真去蓟镇,怕也是要误事。

  “既然如此,不如先议几个侍郎之缺?”此时首辅的声音悠悠响起。

  方从哲的声音适时响起,余下重臣面面相觑,孙慎行更是面色发黑,在此职位上,最有发言权的两人均是不赞成,那便一时只得作罢,周嘉谟只得点点头,又出声道:“诸位大人可有推举人选?”

  “礼部侍郎,我议推徐光启,户部侍郎李之藻,工部侍郎毕懋康。”老态龙钟的通政使姚思仁撑着座椅扶手,勉力起身,说完又是咳嗽几声闲聊几句,便能懂得了什么兵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