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再谈龙柏神树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自知老汉实在不知道该怎样去指责孙子成三狗,这娃儿胆子也确实够大的。在全村人都躲避着把龙柏枯树当做一种不祥之物的时候,连路过都要刻意的躲避着,生怕这怪物一般的枯树勾走了自己的魂魄一般。眼下,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这最疼爱的孙子三狗竟然犯下如此罪孽深重的过错。这还真就为难了生性耿直的自知老汉。

  并不是他迷信,只是自打这龙柏枯死以来,村子里接二连三的所发生的一系列奇奇怪怪的事儿,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常言道:“有一、有二,但绝不能有三。”

  这不,一连串的所发生的莫名其妙的伤人事件,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顷刻间,原本安宁祥和的农家生活被一股看不见摸不着的混沌之气堙没了一样。于是村子里人人自危,谁都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里会发生什么样的揪心的事儿。

  畅谈龙柏神树,显然要从当年老和尚伏龙降魔镇压神龟的传言说起。不过传言终是不可信的,至于妖魔鬼怪肮脏十足的东西,毕竟世世代代谁也不曾见过。在自知老汉看来,相信这些东西的人,不过是一种难言的心魔罢了。人心不足蛇吞象,谁又能猜得透谁内心的真实想法呢?

  从老和尚离开这龟寿村,到破四旧时红卫兵们打砸烧抢无恶不作的年代。在这漫长的一段蹉跎岁月里,实实在在的是这龟寿村最安宁祥和的时段。原本就是紧靠山脉的乡野之地,谁又会把过多的目光集中在这破败而又贫瘠的山阴之地呢!

  没有了战争,没有了土匪强盗。在红色政权守护下的龟寿村村民,其乐融融的享受着自己难得的安宁舒适生活。村里人自发的开垦了靠山的石滩坡地,沟沟壑壑里到处都是葱郁的植被。凡是村里村外的犄角旮旯但凡人能到的地方都有这家那户的自留地。栽树的早已育好了苗木,种庄稼的根据时令的变换交相更替着。

  但唯独龙柏神树这一块空地,村民心照不宣般的竟没有一人在此处动过一䦆头。想必人人心里对于祖辈们关于老和尚的传言已经根深蒂固了一般。便刻意回避着这一块还算规整的地方。

  龙柏神树没有了人类的惊扰也就依旧这样朴实无华的扭曲着自己偌大的造型怪异的身庞。人和树之间就这样保持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彼此都安然无恙的生活在属于自己的领地上。这种情形一坚持也就不知过了多少年,慢慢的也就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乡规民约。人人都坚守呵护着,尽可能的不去将这种俗规打破。

  世上没有不被逾越的红线,人心是最可怕的东西。所有的坚守只不过是等待着一个谁也猜测不到的晴天霹雳。

  偏偏有人就不信邪,或者说这人压根儿就没把龙柏神树的传言放在心上。

  眼下说的此人,正是从渭河北面到此地来赶麦场的麦客(以帮别人割麦而谋取一定报酬的人)。这一日,正是火红的六月天。麦客定了主家也已四五天的功夫了,风调雨顺的缘故,田间的地头的麦苗儿却依旧黄里泛着丝丝绿意。主家担心减产,因而也就一直拖延着没能开镰。赶场子的麦客为了生计,自然也不能闲着。即便是每天打上几捆牛草也不至于傻傻的干等着而没有分文的工钱。

  麦客姓董,名叫董长青。也是个苦命的小伙子,吃得了苦扛得了活。连续往地里跑了两三天,麦地里依旧是青叶长存的样儿。再这样耽误下去这一季的工钱恐怕又要大打折扣了。麦客董长青无功不受禄难为情的从主家的锅台上端起了饭碗,心里还真不是个滋味儿。

  主家也是个实诚人,许是早已看透了伙计董长青的心思了一般。麦子不熟,咱也不能让人家就这样一直傻等着,眼下要不了多久就是风风火火的农忙时节。这样的伙计说实话还真是打了灯笼也难求。于是,晌午饭过后就唤了伙计董长青过去问话。原来,主家好心照顾他,见他闲着也是闲着,正好借这个功夫帮家里打打牛草,照管照管牲畜,工分呢,两天按一亩地算。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好事儿,董长青明白这是主家抹不开面儿刻意的照顾。虽说工分并不是很高,出门在外的,谁又敢担保事事都能称心如意顺风顺水?保不齐遇到个连阴雨的天气,还不五天的功夫了,风调雨顺的缘故,田间的地头的麦苗儿却依旧黄里泛着丝丝绿意。主家担心减产,因而也就一直拖延着没能开镰。赶场子的麦客为了生计,自然也不能闲着。即便是每天打上几捆牛草也不至于傻傻的干等着而没有分文的工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