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毁桥进山抓海鲜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成老三的磨坊在一片质疑与嘈杂中就这样开张了。面对众多的父老乡亲,成家磨坊的生意自然是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推车、扁担挑子自然是络绎不绝。一切还真应了成老三预言的那样,火爆异常。在这民以食为天的真理面前粮食加工无非是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前提。

  这年正是历史上的1993年,93年对于成家老大成三狗而言,他7岁,同众多的乡里野娃娃一样。成三狗最快活的事情就是在甘河子石头滩里挖窑洞,或者干脆撒开了丫子直奔村南的柏树坡、碌碌平。

  柏树坡草长树又多,成三狗更多的便时常出没在了光秃秃的碌碌平上。碌碌平其实也是一座山,光秃秃的即便是长几棵歪瓜裂枣的洋槐树,也保准过不了明年。这座山常年累月的供养着四邻八乡左邻右舍锅灶底下的柴火,难免不遭受这样那样的摧残。一道道被众人踩踏出来的小道儿歪歪扭扭的斜跨在碌碌平的半山腰,远远望去就像沟壑间悬挂的一瀑清泉那样令人心驰神往。

  没有参天大树的碌碌平野草却相当的丰茂,在那一簇簇荒寂的野草背后野生的樱桃以及布满长刺的野山杏儿却随处可见。许是相约成俗的缘故,竟没有一个砍柴人对这些野果树丛下手。如此一来,长年累月的蔓延,这座在乡民看来碌碌无为平平淡淡的碌碌平却成了名副其实的人间乐园。

  樱桃、山楂、板栗、核桃、毛桃......总是应有尽有。每每春季一到来,那满山遍野的绿树红花就像簇拥着一样的疯长,红的奔放,白的纯洁,黄的馥郁,粉的热烈。花团锦簇,郁郁葱葱。碌碌平反而成了环绕龟寿村众多的山脉里面最奢华富丽的一个。

  同东面紧挨着的鸡子山相比,鸡子山无声中却流透出一种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这神秘不光源于它那常年累月的青葱翠绿,也不光源于它那素有凤凰锦鸡出没的事实传言。鸡子山真正的神秘其实源于众说纷纭的皇家陵园。

  秦岭山脉本就是泱泱华夏版图上划分南北的一道天然分界线。龙脉的说法从古至今一直绵延。远的不说,单就沿着鸡子山、柏树坡、碌碌平这条山脉一直往西,也就一百来里的距离,便是名冠古今的历史文化古都西安。在这条山脉里“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诗句依然响彻人间。西安的半坡文明、蓝田的猿人遗址、临潼的秦始皇陵......已然浩浩荡荡的绵延在这道千沟万壑的秦岭山脉之间。往东便是赫赫有名的西岳华山!

  鸡子山相传是三皇五帝时期尧帝的陵寝。其与众不同的山体造型以及所长树木的齐整名贵无不彰显着庄严肃穆的皇家园林的尊贵。这般尊贵的尧帝陵自然受到了格外的关照,不光有专人看管,即便是看管的护林员也都配备了枪支及电台。鸡子山的神秘至今都是个未解之谜。

  成三狗现在就呆坐在这鸡子山脚下的黄土堆子上,他是相约了同村的胖墩、史敬忠、宋斗升等人一起来摸螃蟹的。成三狗即便是坐在了这鸡子山的脚根儿,心里也七上八下的直犯嘀咕。

  他一直想不明白山里怎么可能会有螃蟹的存在!要说村西的箭雨河倒不稀奇,溢洪道的闸门一开,胳膊粗的草鱼也都时有发现。常年积水的箭雨河里螃蟹自然随处可见。现在,龙大炮竟然在鸡子山与松树坡交汇的山沟里抓到了螃蟹,那青头的螃蟹个头还挺大。成三狗若不是亲眼瞅见那龙大炮抖着螃蟹在甘河子村小的老庙前炫耀,打死他他也不会相信龙大炮那满嘴的鬼话。

  为此,他还专门请教了经常进山的堂哥成忠平。成忠平同三狗父亲一般的年纪,虽没有娃儿们这般悠闲却也丝毫没有质疑过三狗的问话。在他看来,鸡子山与柏树坡交叉处的沟壑里即便是没有明显的飞瀑山泉。但那水漫青石板的沟壑里,却也暗流不断。村南老洼涧里的凉水泉就源于此,浩浩荡荡一片汪洋。

  有水自然少不了绿草青苔,青色螃蟹的存在自然是有十足的可能。成三狗就是奔着这个谜题而来的。

  现在成三狗左顾右盼的等待着的正是他的小伙伴胖墩、史敬忠、宋斗升他们。

  黄土堆往下不远的地方一潭碧水正泛起着微微的涟漪,那是水中野生的小鱼或是野虾冲破平静的水面在透气。这潭碧水正是大名鼎鼎的凉水泉。

  不远处的深涧里,郁郁葱葱的竹林密布。站在这突兀起来的黄土堆上居高临下在沟底密不透风的竹林里,有几个小脑袋正在闪烁着步履艰难的往前迈进。打头的正是小他两岁的弟弟成海涛。

  成海涛的突然出然在鸡子山与松树坡交汇的山沟里抓到了螃蟹,那青头的螃蟹个头还挺大。成三狗若不是亲眼瞅见那龙大炮抖着螃蟹在甘河子村小的老庙前炫耀,打死他他也不会相信龙大炮那满嘴的鬼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