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神棍辛奇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起初神创造天地。”

  起初原始人还沉浸在前两个失败的故事所带来的问题中,并不是很专心听辛奇在说什么。可是听到第一句话的时候所有人都愣住了。

  神创造天地?辛奇要讲神的事情吗?

  如果换个人他们肯定会认为对方在吹牛……抱歉,异界没有牛,那就吹龙吧。可是辛奇不同,原始人早就把他当成神之化身了,先天就不认为他会说谎。

  而且自从他们认为有神的那一天开始,心底就已经相信世界是由神创造的。所以,他们才会认为辛奇在讲述‘神’的事情。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这句话对原始人来说实在太复杂了,所以都露出了迷茫的表情。辛奇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给专门作出解释。

  “天地是空虚黑暗的什么都没有,没有阳光没有花草树木,没有动物。只有神存在。”

  这个解释如果放在地球,他一准儿被唾沫淹死,你丫就这破水平还翻译圣经?不怕耶和华召见你吗。但对于原始泰坦来说却是那么的高深,那么的伟大。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所有人都用不可思议以及……敬慕膜拜的目光看着辛奇。

  原来光是这样来的,神实在太伟大了。

  “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

  “神说:“地要发生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事就这样成了。”

  随着一条条“神说”从辛奇口中说出,所有的泰坦都逐渐陷入了狂热的状态。

  原来我们的世界是这么来的,原来神是如此的伟大,原来我们的神是这个样子的……

  辛奇说的话里很多他们依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总体上说的是什么他们都听的明白。

  不得不说,编写圣经的人是很懂人情世故的,一本圣经基本都是用最浅显最直白最简练的话来描述神的伟大。

  哪怕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夫,听别人一两遍都能知道是什么意思,都能记住一两句。这对宗教传播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相比起来,我国的佛道等宗教经典就写的过于玄奥了。现代教育普及互联网搜索也很方便,只要有心还是能读懂的。

  但在古代,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文盲的时代,普通人有几个能明白这些宗教典籍是什么意思?

  别说普通人了,就算一般的读书人没有专人解读恐怕也没几个能完全解读经书的吧。

  前世辛奇曾经把圣经当成故事书看过两三遍,但佛道的典籍他一本都看不懂。即便是流传最广的《道德经》,在没有互联网帮助的情况下也是有看没有懂。

  更让人无语的是,即便是照着注释去一句一句看,很多内容依然不明白到底在讲些什么。

  当然,这也和书的内容有关。圣经只是一本纯粹的宗教著作,而《道德经》就包涵太广泛了。

  它首先是道家的起源,然后才是道教的经典。

  能用来修身养性,用来研究学问,用来指导做人做事的准则,甚至能用来治理国家……但偏偏就不能用来宣扬道教。

  要知道你可是道教基础啊,太不务正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