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ibqg.net);感谢大家的支持!!



<p>韩度想了想,低声和朱标说道:“殿下,其实不管是石炭也好,炼钢也罢,赚的钱都算不上什么。”</p>

<p>朱标听了,眼睛里光芒一闪而逝,连韩度都没有看见,心中一动。慢条斯理的问道:“那照你这么说,还有比这些更好的?”</p>

<p>韩度故作神秘的点头,轻轻吐出两个字,“海贸。”</p>

<p>朱标听了,顿时嗤笑一声,“海贸赚钱,还用的着你来说吗?”横了韩度一眼,继续说道:“自南宋始,世人便知道海贸有巨利。但是本朝立国以来,从来没有重视过海贸,你可知道为何?”</p>

<p>“为什么?”韩度也疑惑这个事情。</p>

<p>原本以为朝廷不知道海贸获利巨大,但是现在看朱标的样子,至少老朱是知道海贸有着暴利的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老朱宁愿穷着,也不愿意开发海贸呢?甚至,到了后期,老朱还亲自下令禁海,这不正常。</p>

<p></p>

<p>老朱现在看银子的时候,眼珠子都血红的,这个时候谁敢挡老朱的路?谁能挡。</p>

<p>朱标也没有保留,直接和韩度说了原因,“因为海上有倭寇。”</p>

<p>就这?</p>

<p>不是韩度看不起倭寇,在韩度看来这些倭寇根本就不够格,让他放在眼里。</p>

<p>韩度深深的看了朱标一眼,意有所指的说道:“殿下,海上虽然有着倭寇,存在风险。但是风险越大的地方,财富也越多。臣相信只要朝廷水师出动,区区倭寇挡不住水师的雷霆一击~”</p>

<p>朱标挥手打断了韩度的话,叹息道:“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大明虽然已经立国十四年,但是残元尚存,数次征伐都没有能够彻底灭掉残元。大明的心腹大患,还是在北方。这个时候再与海上的倭寇发生冲突,大明岂不是背腹受敌?再说了,打仗就要花钱,现在仅仅只是支撑北伐残元,已经让朝廷不堪重负了。如果再派水师打击倭寇,恐怕~”</p>

<p>韩度这下子明白了,为什么老朱这么强势的人,也睁一只眼闭一</p>

<p>只眼的任由倭寇在海上蹦跶了。实在是力不从心啊,残元这个和大明不死不休的朝廷还活着。虽然是在苟延残喘,但是只要一天大明没有彻底消灭残元,就一天也不敢对它掉以轻心。</p>

<p>就目前而言,残元才是大明第一大敌。而倭寇,在朱标看来不过是疥癣之疾而已。</p>

<p>韩度意味深长的看了面对倭寇自信满满的朱标一眼,‘朱标不会想到,就是这么一个疥癣之疾,将来对大明的危害甚至会超过他视为心腹之患的北方游牧民族。’</p>

<p>见朱标没有丝毫想要清剿倭寇、开海贸的意思,韩度也只好暂时把这些放下。</p>

<p>言归正传,想了想,韩度对朱标说道:“殿下,我们还是说回皇家收入和国家收入吧。国家应当有收入,那就是各种税收。但是皇家也必须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是像矿场这样,能够长期获利的东西,也可以是一些比较优良的产业。不管到了什么时候,手里有钱,心里才能够不慌。”</p>

<p>朱标点头,叹道:“你残元才是大明第一大敌。而倭寇,在朱标看来不过是疥癣之疾而已。</p>

<p>韩度意味深长的看了面对倭寇自信满满的朱标一眼,‘朱标不会想到,就是这么一个疥癣之疾,将来对大明的危害甚至会超过他视为心腹之患的北方游牧民族。’</p>

<p>见朱标没有丝毫想要清剿倭寇、开海贸的意思,韩度也只好暂时把这些放下。</p>

<p>言归正传,想了想,韩度对朱标说道:“殿下,我们还是说回皇家收入和国家收入吧。国家应当有收入,那就是各种税收。但是皇家也必须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是像矿场这样,能够长期获利的东西,也可以是一些比较优良的产业。不管到了什么时候,手里有钱,心里才能够不慌。”</p>

<p>朱标点头,叹道:“你说的有道理。虽然父皇能够压住朝廷百官,孤将来也能够压住,但是长此以往,总有压不住的时候。皇家有财富的话,将来的帝王转圜的余地就要大了很多。”</p>

<p>韩度笑着点头。</p>

<p>心里忍不住吐槽老朱,老朱对于军权看的倒是死死地,不仅牢牢的把军权抓在手心里。甚至还为了钳制各路将军,成立了五军都督府。而且为了防止领兵的人造反,还将军权一分为二,五军都督府只有训练军队的权力,调动军队的权力归于兵部,由文官掌控。</p>

<p>从这一点上来看,老朱无疑是英明的,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军权脱离他的控制。</p>

<p>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即老朱抓牢了军权,却放松了对财权的掌握来看,老朱无疑又是昏聩的。</p>

<p>在韩度看来,财权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比军权更加重要。</p>

<p>毕竟这世上,从来都是有奶便是娘。谁给饭吃,军队自然就听谁的。</p>

<p>从这一点上来看,老朱把财权归于户部,简直就是太阿倒持。也为大明末期,皇家陷入财政危机埋下了祸根。</p>

<p>‘或许这就是因为老朱是布衣出身,完全不懂经济之道的缘故吧。’韩度只能够这样想。</p>

<p>“殿下明白,那自然是最好的了。如果殿下没有其他事情的话,那臣就告退了。”韩度回答了朱标的问题,准备告辞。</p>

<p>朱标叹口气,挥挥手便同意了。</p>

<p>韩度离开东宫,见时间不早不晚。要是去钞纸局的话,肯定一来一回,就天黑了。但是如果不去直接回家的话,这时间又早了一点。</p>

<p>想了想,韩度还是直接翘班,回家去了。</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