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点火前一夜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只一天的时间,冯技术员就对石背村的看法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这个村虽然偏远破旧,但这里的人民一点儿都不落后封闭。

  每天晚上短则半个小时,长则一个小时,都有一个孩子会在广播上给大家念报纸听。

  所以村里的人对外面发生的事头头是道,知道哪里打仗了,哪里丰收了,哪里发大水了,国家又往天上发射卫星了等等。

  国家大事、世界大事,那是随口就来。

  悄咪咪说句实话,知道的比他这个城里的工人都多。

  且这里的人也不好糊弄啊,他说一句话就有三个‘为什么’等着他,一句解释不清那就是给自己挖坑,遭到的鄙视都是三份的量。

  虽然被问得实在烦,但说明啥,说明这里的农民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迷信盲从。

  所以他再不敢有任何轻视敷衍糊弄的意思,说一句话之前都得想啊想,一定是自己有把握的话才敢说出口。

  而且村里一溜达,他就被老李头家的蔬菜大棚给震住了。

  没想到这么偏僻的村里竟然还有这么一个东西,他在县城都没见过也没听过,结果人家不仅建了,还在冬天种出了菜,天天都能吃新鲜的蔬菜。

  当然了,在李石柱家住的这几天,他也是天天都能吃着新鲜的蔬菜的。且听李石柱的暗示,他只要好好指导,等走的时候,一定给他带两筐菜,不仅送菜还送两筐。

  吃人嘴软嘛,他也不好再说啥不好听的,不然走的时候菜和筐就都没了。

  于是冯技术员老实了,这指导工作就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开来。

  之前李石柱和李老头看好的地方,冯技术员一考查,觉得非常合适建砖窑。

  正是农闲时候,村里一号召,十来八个壮汉就积极出战,大战三天之后,地势平整好了,两座砖窑在冯技术员的指导下、全体村民的见证下建起来了。

  “你们先建两座窑做试验,这一个窑一次能出七千块砖头,烧上两三窑,就能盖新房娶媳妇了。”他详细地解释,“刚开始弄砖厂,先不着急弄大,万一有啥问题,损失也能减到最小。

  而且你们资金有限,还得买煤炭烧砖,得省着点,等到卖些砖头挣到钱了,到时候再根据情况扩产。”

  李石柱等人一听,有道理,于是就接纳了这个建议。

  他一面派出人赶着村里的牛车、骡车、平板车去买煤炭,一边又组织另外一拨人挖土、塞土、和泥、打坯。

  冯技术员再次大开眼界,又被石背村的人给上了一课。

  他当时才说了句:“李队长,你组织人去挖土吧,多挖些,最好挖够烧两窑砖的泥。”

  他话音才落,一个叫常三保的汉子就大喊:“挖泥去了,多挖!”

  然后就冒出来十三四条汉子,抗铁锹的抗铁锹,担箩筐的担箩筐,马上就热火朝天地开始挖地。

  一天功夫都没用,砖窑后面就堆起一座小土山,别说两窑砖的量了,二十窑的都够。

  筛土、和泥、打坯都是,才说一句,然后就一群人齐涌而上,哗哗哗就又快又好地干好了。

  这效率,比他们砖厂都要来得快啊!

  其实他不知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