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篇 藏在院子里的时光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清明将至,对逝去亲人们的思念又一次被时光唤醒。

  母亲去世已经十五年了,父亲去世也已经十二年了。十五年前,我三十三岁,十二年前,我三十六岁。母亲和父亲都是在乡下的院子里去世的。三年前,因为一些迫不得已的原因,我把乡下的院子卖掉了,卖给了一户答应我会好好经营打理这座院落的诚实可靠的人家。三年前,我四十五岁。

  院子卖掉了,但那些藏在院子里的时光依然清晰而完整地保存在我的心里。

  这座院落初建成是在我七岁的时候,主要是母亲张罗的。父亲在省城工作,一年回不了两趟家,家里的事情都听母亲的。母亲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是她七个兄弟姐妹中最受外祖父器重和外祖母依赖的大姑娘。除了不识字,在我的印象当中,母亲几乎无所不能。

  建院的时候,母亲四十三岁,一直在艰苦生活中跋涉的她乐观而坚强。父亲几乎没有帮什么忙,建院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是母亲喂猪养鸡的收入和借款,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墙柱用的青砖、鱼鳞瓦片、房梁、檩条和窗框及支付木匠的工资。除此之外,像打建墙用的土坯、挂砖柱、运土填地基、结炕、上梁、铺瓦等营生都是外祖父、舅舅们和母亲平时顶工换来的青壮劳力无偿完成的,虽然不用支付报酬,但要管饭。早饭是小米红豆稠饭、炒酱香土豆丝配萝卜丝挂面汤;午饭是大锅烩菜、蒸玉米面红豆窝窝头配绿豆汤;晚饭是猪肉臊子玉米面河捞。上梁的那天,因为要祭祀神灵,还要做红豆黍米糕、土豆萝卜擦麻子儿馅儿的菜角子。以上一应伙食都是母亲张罗,又要当小工又要当厨师的母亲整天忙得飞飞,疲累的时候,母亲就卷一枝旱烟卷抽,终其一生,母亲都没有放弃这个小时候给外祖父灶火上点烟锅顺便抽上几口养成的嗜好。母亲做的饭菜香不香?看看大家的吃相,听听大家的称赞就知道了。那时候粮食蔬菜调味品都很匮乏,母亲却总能变着花样用相同的有限的食材做出可口的香喷喷的饭菜来,我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打小就都是胖乎乎的,胃口好,身体棒,这都是母亲的功劳。反倒是母亲,因为终年劳累,营养跟不上,落下了胃病。

  院落初建成,虽然因为资金不足,只建了四间土坯房、十几米夯土墙、一个菜窖、一个没有顶盖的厕所,没有建院门,但搬家的那天,在我的记忆中仍然是至今我过得最盛大的节日。那天小鞭炮和二踢脚炸响的声音、母亲、父亲和姐妹们欢笑的声音、外祖父那边和邻居们祝贺的声音还时不时在我耳边响起。之后,母亲把院子做了详细的规划。西边种旱烟叶,东边种桃树苹果树,南边一大块空地种粮食蔬菜,房前栽了两株月季花。一到春夏之交,原本空落落的院子就像上演一台大戏一样热闹。鲜亮的绿、暖暖的红、深浓或浅淡的紫,在蜜蜂、蝴蝶和小鸟们的声音和舞姿的渲染下,呈现出生机勃勃的让人陶醉的景象。我有一个发小,很眼馋我们家的院子,最喜欢在我们家院子里玩捉迷藏,玩累了,就随手摘下西红柿、桃子和苹果吃。我一点儿都不怪他,那时候,我就像一个拥有充足资源的农场主,很享受大方招待客人的感觉。母亲从不责备我,她自己也经常摘了院子里产的蔬菜水果送给邻居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劳动果实。母亲的一生是节俭的一生,也是慷慨大方的一生。

  分了责任田以后,每到秋天,所有的粮食、瓜果蔬菜收回来,院子里充盈着丰收的喜悦。父亲也回来了,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清点整理着丰收的果实,从白天一直干到晚上。那时候的天空特别清澈,白天耀眼的太阳洒下温暖的光辉,晚上月亮和一天的星星还有四处飞动的流萤陪伴着我们,我们一家说说笑笑,享受着天伦之乐,还很清贫的日子因为亲情、劳作和希望变得富足而祥和。一九八四年,父亲因为工伤提前退休回家,终于可以减轻母亲肩上的负重了。父亲和母亲一起,除了经营好十几亩责任田外,还陆续对院落进行了建设。先是建起了院门,原来用木棍荆棘捆扎的院门换成了两扇漆黑的木门,一个完整的院落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气势。后来又盖了西房和东房,西房做储物间,东房做厨房,四间正房进行了简单装修,院子里修了水窖,虽然种植面积减少了,但院子的功能却增加了。原来种的桃树、苹果树没了,母亲开始大量养花,除了那两株已经蓬蓬勃勃的月季花,母亲还培育了许多盆栽。天暖的时候,这些盆栽放在院子正中间,姹紫嫣红地开着,天冷了,盆栽就移回屋子里,开花周期长的继续红红火火地开着,开花周期短的,暗暗蓄积着力量。母亲特别钟爱那两株月季花,夏秋修剪花枝,入冬培土护根,都是母亲亲力亲为,不用我们插手。为了整修院子,父亲曾经动过刨掉月季花株的念头,刚把念头说出来就遭到母亲的坚决反对,两人甚至为此吵了一架,像无数次吵架一样,母亲的意见占了上风,但母亲的闷气又一次沉淀在了心里。

  后来我们四个子女陆续成家,离开了院子,只留下不知不觉已经步入老年的父亲和母亲坚守在院子里。此后,父亲和母亲几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院子,两个老人辛勤地为子女守护着院子守护着一个温暖的家。逢年过节,一家人团聚,父亲和母亲看着他们的子女和天一直干到晚上。那时候的天空特别清澈,白天耀眼的太阳洒下温暖的光辉,晚上月亮和一天的星星还有四处飞动的流萤陪伴着我们,我们一家说说笑笑,享受着天伦之乐,还很清贫的日子因为亲情、劳作和希望变得富足而祥和。一九八四年,父亲因为工伤提前退休回家,终于可以减轻母亲肩上的负重了。父亲和母亲一起,除了经营好十几亩责任田外,还陆续对院落进行了建设。先是建起了院门,原来用木棍荆棘捆扎的院门换成了两扇漆黑的木门,一个完整的院落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气势。后来又盖了西房和东房,西房做储物间,东房做厨房,四间正房进行了简单装修,院子里修了水窖,虽然种植面积减少了,但院子的功能却增加了。原来种的桃树、苹果树没了,母亲开始大量养花,除了那两株已经蓬蓬勃勃的月季花,母亲还培育了许多盆栽。天暖的时候,这些盆栽放在院子正中间,姹紫嫣红地开着,天冷了,盆栽就移回屋子里,开花周期长的继续红红火火地开着,开花周期短的,暗暗蓄积着力量。母亲特别钟爱那两株月季花,夏秋修剪花枝,入冬培土护根,都是母亲亲力亲为,不用我们插手。为了整修院子,父亲曾经动过刨掉月季花株的念头,刚把念头说出来就遭到母亲的坚决反对,两人甚至为此吵了一架,像无数次吵架一样,母亲的意见占了上风,但母亲的闷气又一次沉淀在了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