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流水线上出来的粮食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整个小麦的生长周期,因为有24小时光照,加上充足的水肥条件,从120天缩短到了30天。



这个时间周期,刚好够传送带将它们从最高层,送到最低层的收割入口,也就是说,这一栋楼,从三十天前我们第一次投放种子,从今天开始,每天都将从出口收获源源不绝的小麦。”



在场的人都是见多识广之辈,却也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在流水线上收割小麦的场景,一个个张大的嘴,呆愣愣的看着屏幕上一簇簇的小麦,直接被传送带送入脱粒机器,被处理成金灿灿的小麦颗粒,送入烘干机。



向怀云看了一会,问道:“小张总裁,能告诉我们,你们这一栋楼每天能有多少产量吗?”



因为张长吉和张长利都在场,大家为了区别他们两人,张长吉就叫张总,张长利大家就称呼他为小张总裁,倒也名如其份,张长利现在的头衔,确实是长昭农业公司的总裁。



张长利将指挥棒挪向了屏幕下方的两排数据:“第一排是生产持续的时间,第二排是收割小麦的产量。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算算。”



“1小时12分钟35秒!”



马上就有人读出了时间,另外就有人读出了产量数据:“怎么可能?一个多小时,497吨?”



读产量数据的是夏宁省高官张文志。



以他博士生学历,都不用算,就能得出一个大概数字:每天产量在万吨左右。



“详细数据是9860吨!一年365天,产量为360万吨左右。”



后面马上就有秘书拿出手机,在计算器上算出了准确的数字。



在场的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小麦亩产一吨,已经是逆天的产量。这栋楼是1000万平方米,换算成耕地也就15000亩,年产15000吨,农户怕是嘴都要笑歪了。



而他们现在听到的是多少?360万吨,对比15000吨这个数字,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240倍产量?”



众人都不敢相信。



张长利则是云淡风轻:“相比耕地需要间隔,我们的通风采用的机械通风,种植密度比大田密度高出六倍,全自动化设备能保证作物吸收到足够的水肥。



而且我们是多层种植,同样的面积,我们的利用率是大田的十倍,光照也是24小时全天侯保持在最佳区间,240倍产量,不过是我们初步试验的成果。我们最后的目标,是400倍。”



向怀云和张志文相对苦笑:“一栋楼两三百亿,把咱们卖了,咱们也搞不起。”



九牧建筑的李总马上跳了出来:“实际花不了这么多,这栋楼是咱们练手的,其中很多费用是咱们开发专用机械的费用。



后面每栋楼,咱们的基建成本已经压缩到了五十亿以内,因为这种形状规则的房子,张总需要的数量又多,我们九牧建筑开发了专用机械,以后整个工地上都看不到不一个工人,全部由机械完成。”



两位高官摇了摇头,向怀云说道:“我们可不敢跟张长吉竞争,鬼知道他什么时候又出个新技术,将成本再压下去,他的房子盖起来这么贵,成本都压到六毛了,都和我们九牧国大田成本一样,再便宜,我怕我们种耕地的成本都比他高,总产量还没他高。”



两位高官虽然嘴上这样说,脸上也带着笑容,眼底的忧虑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