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预算会议(三)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同时山林司还要在西北地区进行植树行动,以保护西北脆弱的生态,尤其是黄河上游的戈壁之地和边墙附近的生态恢复。

  这样山林司在新政推行的各县要建立林业局,掌管各县国有山林树木,各县至少要有二十人的管理队伍。

  渔业司统管天下疍民,首先要改变疍民的生存环境,取消疍民不得上岸居住的旧制,给疍民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大明的渔业管理现状基本上零,这方面的投入建设还需要漫长的时间,等到海洋捕捞成为渔业的主力的时候,渔业司就有了用武之地。

  牧业司是我大明一个重要的部门,太仆寺直接并入牧业司,要适合放牧的地方建立马场,为军队提供战马的补充适宜放牧的地方大多都在草原,军队要保证牧业司在草原建立马场的安全!”

  皇帝打断了况钟的话,说道:“关于养马的事,军队一定会给牧业司最大的支持,关于牧马人完全可以雇佣草原牧民,可以给予比他们自己放牧更高的收入。

  毕竟草原牧民的放牧经验要比我汉人更加丰富,他们知道如何放牧才能更好的释放战马的天性,若是让我汉人养马,说不定战马就养成了只能拉车的驽马。”

  “陛下圣明!这就是我大明马政总是经营不下去的原因所在,战马必须要能够在野外肆意奔跑,保持足够的奔跑能力,这就要马场有足够的空间,大明能有如此空间之地,只能是草原。

  臣计划在大宁与兴和建立两座军马场,每座军马场每年能够给大明提供十万匹军马。这样的规模需要巨大的场地和人力。

  每座马场至少需要数以千计的牧马人和管理者,加上他们的家人差不多要上万人,还要准备战马过冬的干草、豆料,两座马场需要投入的成本至少要上百万两。

  农林渔牧四司的预算最少需要二百万两,不过每年农业司的土地交易沏水喝印花税收入,林业司的木料出售、渔业司的鱼税收入以及牧业司的马场收入这些收入都是计入国库收入的。”

  通过农林渔牧部侍郎况钟的介绍,农林渔牧部总体来说是一个挣钱的部门,所做的预算也是为了更好的做好明年的工作,杨士奇对于这样的部门非常喜欢,既能替朝廷管理地方,还能给朝廷创造收入,这样的部门多多益善。

  农林渔牧部的预算汇报完之后,交通部尚书吴中站起来说道:“明年交通部有两大项目需要投资,第一项目就是我大明南北大通道,目前已经修到了黄河北岸,明年最主要就是论证是否能够在黄河上架设一座坚固的桥梁,大明目前还没有在大河上架桥的经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通过一系列的论证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有能力架设这样一座桥梁。

  这样一座桥梁肯定投资巨大,且不是一年就能建设完成,需要朝廷给予资金支持,普通道路的建设倒是能够通过设卡收费的方式进行筹款,南北大通道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筹款,采取向银行借贷,设卡收费还贷的方式,已经修通了一千多里。

  第二个项目是陛下要求在京城与天津之间修建一条铁轨道,轨道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物,先秦就已经建设过,不过那时候建设的是木制的轨道。这样一条铁轨道的投资巨大,需要朝廷拨款修建。

  两个项目投资,京津铁轨路全长三百五十里,按照所需铁轨、枕木、路基,以及人工,一里铁轨路至少需要一万两银子(明朝时人工便宜,但是铁的造价高,综合下来与后世铁路的成本差不多少,不过比起后世的质量那就差的太远了),三百五十里就需要投资三百五十万两。不过这条铁轨路计划三年完工,平均到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万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