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唐隆之变三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还是说一下吧。

  毕竟大家可能会很好奇。

  怎么那么多政变,国家都没乱?!

  为什么政变那么容易?!

  就那么几个兵马就能发动政变?!

  其实尽管从武则天主政开始,朝局就非常动荡,各种废立、各种杀戮、各种清洗、各种政变。

  但其实这些都属于高层统治阶层的问题,几乎都没出长安和洛阳,死的也都是宗室和朝臣,很少涉及底层百姓。

  所以尽管高层动荡,但底层还是很稳定的,等于王朝的延续始终是稳固的,国家也始终在往前发展。

  毕竟谁当皇帝,谁当官,对老百姓来说其实没什么关系。

  并且唐王朝历来好战,所以对外战争非常频繁,外患也多。

  所以采用了“内轻外重”的政策,大量的军队都在边镇,而在都城内南北衙的禁军加上十二卫所的常备军人数不算多。

  这些边镇还军政不分,使得各个边镇都成为一个独立的“小王国”一样。

  而唐王朝还延续了隋朝以来的粗犷的地方统治风格,只划分州府而没有具体的细分,也只对州府的主要领导人,才进行管理任免。

  一州刺史几乎什么都是一把抓,什么都能管,官员任命,军队调动都集于一手。

  跟明清两朝相比,唐王朝的官制应该是介于中央集权制和分封制两者之间的,并且应该是偏向于分封制,或者确切点应该是地方自治。

  中央集权制和分封制本身就是各有优劣。

  中央集权制的好处是,权力和资源都由中央掌握,个别地区发生意外,影响不了大局。

  坏处是,中央如果出现动荡的话,地方直接就瘫痪了,这种国家也经受不起像李唐王朝这种,那么频繁的高层变动。

  而唐朝这种制度的好处就是,中央随便闹,地方看大戏,该干嘛干嘛!

  在长安或者洛阳几百几千人就敢发动政变,而边镇几十万大军却管都不管中央的事情,依旧在开疆拓土,打自己的仗!

  坏处是,地方实力越来越大,军队又都是百战老兵,一起异心,中央根本就无力压制。

  困扰唐王朝的藩镇之患,几乎是从立国开始就注定迟早会发生。

  无非是因为唐王朝前中期中央威望巨大,各地不敢轻举妄动罢了。

  后来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中央威望扫地,地方藩镇自然就开始光明正大的阳奉阴违了。

  言归正传。

  李旦登基改元景云后,迎来的第一份贺礼就又是一场政变。

  发动这场政变的主人公乃是李显的庶长子,李重福。也就是李重俊和李重茂的哥哥。

  这人还是蛮可怜的!

  典型的姥姥不亲,舅舅不爱。

  李显不喜欢他,韦后就更加如此了!
<; 无非是因为唐王朝前中期中央威望巨大,各地不敢轻举妄动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