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过去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老人点了点头,“啊”了两声。

  “余新叶既然有老婆,为什么户籍上没写啊?”林厌敏锐地抓到了一个疑点。

  老人面色有些赧然起来:“他们结婚早,那时候农村不兴扯证,都是办流水席。”

  宋余杭指着那照片上剩余的两个男孩问她:“那这两个呢?”

  老人看着那照片,神情露出了一丝怀念。

  她儿子死的早,女儿也嫁得早,家里家外十几亩农田全靠这个侄子和她一起打理,每天都是起早贪黑,从早干到晚。

  直到那两个知青来到了小河村。

  那时候兴责任田,联产承包制,他们孤儿寡母的,自然没人愿意帮扶。

  “姑,再翻一亩,咱们就可以回去休息了。”月上中天,余新叶擦了擦额上的汗,又是一铁锹挖了下去。

  “诶!回去想吃啥,姑给你做。”

  “忒麻烦,随便吃口面得了。”

  两个人说着,对面的田坎里传来了嬉笑声。

  几个本地人在欺负新来的知青。

  “瞧这细皮嫩肉的,别是个姑娘吧!”

  “哎呦呦,你看你看还害羞!”

  “滚!别碰我弟弟!”

  随着男孩子凄厉的哭叫,那时候还年轻的女人抄着镰刀就冲了出去:“诶?!做啥哩?!活都干完了?!欺负人家城里人不要脸!”

  “呦,这不是老寡妇嘛。”几个年轻人悻悻收回了手,余新叶也拿着铁锹跳上了田坎,拿毛巾擦了擦头上的汗。

  “麻利的,赶紧滚,不然我告诉村长了。”

  “行,算你们厉害。”为首的地痞把拽着衣领的年轻人狠狠往地上一搡,又吐了几口唾沫,扬长而去。

  “弟弟,弟弟,你没事吧?”

  躺在地上的男孩子额头青肿了一大块,他摇了摇头,看着那一老一少二话不说又回到了自己田里干活。

  “没事就起来吧,今天干不完明天又没口粮了。”大点的男孩子说着,把人扶了起来。

  一直到月渐西沉,他们拖着疲惫的身子准备收工了,走上田坎的时候,那头儿还在忙碌着。

  刚刚被打的那个年轻男孩回头看了看,被年长的拉着往前走。

  “走吧,走吧,回去睡觉了。”

  男孩儿顿住脚步:“哥,我们去帮帮他们吧。”

  “诶,你——”不等他回话,男孩儿已经拖着锄头跳了下去。

  “姨,我来帮你们。”

  就这样,两兄弟白天干自己的责任田,晚上偷偷帮他们干活,余新叶看见别人欺负他们也会出手相助,余姨见他们两个人都不会做饭,饿得面黄肌瘦,更是拿出为数不多的口粮,时常叫他们来家里吃饭。

  一来二去的,他们也和余新叶成了好兄弟,对于两个年轻人来说,离家千万里,余新叶不仅是朋友,余姨更是亲人。

  在那个年代里,陌生人之间的联结就是这么奇妙,有时候可能只是一句牵挂的话,一碗温热的粥,困难时伸出的援手,就足够构成两个城市年轻人心里最大的温暖和挂念。

  老人想到这里,有些感慨,悄悄湿润了眼眶:“他们……他们都是叶、叶娃的朋友……三个人好的能穿同一条裤衩。”

  宋余杭点头,扯了纸笔过来递给老人:“婆婆,您会写字吗?”

  老人点了点头:“会……会一点。”

  “麻烦您把您侄媳妇的名字,余新叶两个朋友的名字都写下来我们认认。”

  老人略有些局促不安起来:“这……这是什么意思?”

  林厌欲言又止,宋余杭率先开了口,撒得却是善意的谎言:“没事,我们是县上户籍科的,做人口普查,顺便了解一下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的事迹做宣传。”

  老人听不太懂,只觉得做宣传是好事,便拿了笔一笔一划写起来。

  林厌用眼神示意她:张嘴说瞎话,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宋余杭苦笑:那不然呢,告诉她你的侄媳妇,侄子的好朋友都有可能牵扯一桩连环杀人案?

  老人不当场心肌梗死才怪。

  等她写好,几个人拿过来一看,老人字迹歪歪扭扭,勉强认了好久才看清。

  宋余杭:“侄媳妇叫魏凤珍对吗?”

  老人“啊”“啊”点着头。

  宋余杭指着左边的男孩子:“哥哥叫……”

  她瞳孔猛地一缩:“李海。”

  “弟弟叫……李洋?!”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