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平复!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秦睿的到来,让太平公主的原本铁青的脸,瞬间变的惨白,握在手里的宝剑也掉在地上,身体手不停的颤抖着,冷汗瞬间布满了额头。

  武周时期,她与李旦在万象神宫造反的时候,秦睿就是这样大摇大摆的走进来,平复了她的势力,而今天依然如此。

  可与过去不同是,现在不是武周了,坐在上面的也不在是她的母亲,所以这次失败的代价,将是她及整个公主府,就如同武承嗣当年一样。

  看着手下的兵丁,像霜打的茄子一般,连反抗都不敢的,被飞骑卫的士卒押了下去,十余年的谋划,一朝尽失,李令月心如死灰。

  亲自扶起秦睿和吊着膀子的李仁后,李重润,走到太平公主的面前,淡淡地说:“造反,是门技术活儿,且从来没有人能像你一样活过两次的。”

  “不要怪朕,不念姑侄之情,这脚上的泡,是你自己走的。”,话毕,对下面的飞骑卫,招了招手,就把太平公主压了下去。

  回到龙椅坐下后,李重润面色深沉的言道:“今日朝堂诸卿,痛斥反国之贼,骂的酣畅淋漓,也大快人心。”

  “朕心甚为慰,甚为朕心!因为朕看到诸卿的忠心,人心,好啊,有了君臣同心,大唐才能日复一日的兴旺昌盛。”

  紧接着,李重润又说了一堆漂亮话,把臣工们哄了个个笑开了花,然后又重赏了,那些仗义执言,不畏生死的“骂客”们,随即匆匆退朝。

  不退不行啊!一来,太平公主是皇室的长辈,且位在嫡公主之列,是大唐身份最尊贵的公主之一。她的反叛,不仅让李重润颜面扫地,更是整个皇室的丑闻。

  其次,他虽然了解秦睿和李仁的为人,可不亲眼看到,皇后,诸皇子公主们安全,是绝对放心不下的。人父嘛,总要是要比从前的顾虑更多一些。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该怎么善后,很显然,太平公主及阖府的头颅,是平息不了朝野的义愤的。所以,他必须要跟秦睿、李仁等朝廷重臣,宗室元老,好好商量下。

  稍时,安抚了秦曦和孩子们,李重润在宣政殿,接见了秦睿、杜审言、李仁、王孝杰、程齐之、李峤等六位重臣。脸色也没有朝上那种笑容,取而代之的是一脸肃穆。

  “朕,自认为待宗室不薄,例份,封邑,四时的赏赐,都是最重的,甚至连旁系,也破格晋升为亲王。”

  “李隆业,明着是来护驾的,可实际却是太平公主的走狗,难道太平造反成功了,还会立他为太子吗?”

  “当年,万象神宫兵变,太皇太后已经放他们一马了,朕也依然高官厚爵的赏着,为什么还让朕如此的难堪!”

  在对待宗室的问题上,李重润绝对是大唐开国以来,最慷慨的君主,比起太宗、高宗来,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对他们的待遇,从来就只有增加,没有递减,且稍微有一点能力,都会优先提拔,并给予他们立功的机会。

  李重润一直觉得,他已经是个很懂分享的人了,能给的都已经给了他们,为什么就填不满他们的野心呢!

  得帝位,是要靠大气运的,他这个当年这黜落的皇太孙,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继承的储位。

  “陛下,龙椅只有一把,李令月等人,并不是针对陛下,不管是坐在这,他们都会如此行事。”

  其他五人都缄口不言,低头不语,能说话的也就是秦睿,谁让他是百官之首呢,没办法,坐这个位置,就得担相应的责任。

  “嗣圣元年,那时候老臣还是禁卫军的一名小小的校尉,亲眼见识了中宗被废的情景。......”

  皇室的争斗,永远都是血腥,且不受感情控制的。中宗算是一个仁义的君子了,可还是被残酷的皇室内斗给挤了下去。

  而中宗复位储君后,仅仅月余,就不明不白的身亡在一场看似再正常不过的事故中,这一切都源于皇权争斗的残酷性。

  当年,万象神宫之乱,身处帝位的太皇太后,因为特殊的朝局,人心思李等原因,不能绝了高宗的血脉,处置的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天下大乱。

  权衡利弊后,仅仅废了李旦的储位,关了太平公主一些日子而已。选择,大事化小,继承的储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