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亏空!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狄仁杰查户部的帐,秦睿要视察长安九县,目的只有一个-亏空。造成亏空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因为天灾,有的因为人祸,总而言之背黑锅的就是朝廷。

  以前打仗的时候,秦睿对于财帛粮秣之事,只看是否足量供应,准时交割。从来不管置办这些东西的压力有多难、那时候,作为将帅的他,目标只有一个-赢。

  可当了太尉之后,才知道什么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想要保证全国的军政事务,不因钱粮而耽搁,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言官们说的轻松,看账本评考核,考核官员的标准只看年尾的结余有多少。在秦睿看来说持有这种腔调的人,那就是吃了灯草灰,放的那个轻巧屁。

  亏空也必须分原因,比如洪水、旱灾,拉亏空是一定,要是按照他们说的办,那出了事,谁的心还在那些老百姓身上。

  所以差亏空是要分具体情况,只要不是下面的人,巧立名目,贪渎国帑,能过的还是要让人过,朝廷把尾数补齐,重现开始就行了。

  秦睿的第一站万年县,选择这里的原因就只有一个,这里的米价已经长大二十五钱一斗了,比已经十四五钱涨了接近一倍。

  十个大子,对于官宦人家来说,那是毛毛雨,可对于普通百姓之家,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太平盛世,天子脚下,要是连饭都吃不上,那大唐的脸面何在!

  县衙的账本,那都是虚的,粮仓里的粮食,才是硬家伙,所以秦睿与岑长倩,第一站就是粮仓。看看当地的官府是不是亏空拉大了,所以没有上表,请求动用官仓平抑粮价。

  “七年陈-十五袋!”

  “五年陈-八袋!”

  “三年陈-十六袋!”

  “当年精米-十七袋。”

  万年的大仓,各库管与书吏配合,清点着府库现存的粮食;尚书省已经颁令了,让各州县提前上报财帛粮秣数量,不仅查怎么交差。

  大仓里忙的不亦乐乎,可大仓之外,县令-常威却优哉游哉的坐在桌前,一边拨着往锅里拨着豆腐,一边叮嘱对面的主簿。

  “老张头,你可给我仔细点,千万不可出错。这算盘子虽小,可比我常威这颗县令的脑袋还大。”

  “明府放心,老朽吃了三十年的官粮,可还没崩过一颗老牙。”

  见老主簿不以为意,常威却冷笑一下,这老东西懂什么啊,虽说这诏令是尚书省下的,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那是太尉的命令。

  太尉是什么人,那是天子之下第一人,连太皇太后的亲侄儿-前魏王-武承嗣,说杀就杀了,他这个县令在人家眼中,提鞋都不配。

  换成别人,常威早就火了,可老主簿跟随他多年,多有苦劳,替他解决了不少难题,是不好冲他发火的。

  “咱们这是京畿之地,天子脚下,凡事仔细点,错不了!”

  敲打老主簿一句,常威又在注意力放在了锅中,不由的唱道:“吃了狗肉滚豆腐,皇帝老子不及吾啊!”

  一想到今年履职以满,能够升迁一级到京兆府,他这心里就舒畅的不得了,熬了七八年了,总算能出头了。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可他这兴头刚起,后面就有人咳嗽了一声,皱着眉头的常威,不由的骂了一句:“谁他妈这么不知趣,老子抽。”

  话没说完,扭头骂人的常威的脑袋一片空白,不因为别的,就因为映入眼帘的是两件紫袍。且能与岑长倩并肩站着的,紫袍大员,天下只有一人,那就是太尉-秦睿。

  “卑职不知太尉、岑相到来,有失远迎,请太尉、相爷治罪!”,抄起帽子带好,常威带着主簿等人,赶紧跪下来行礼。

  抄起账本扫了两眼,又随手扔在桌子上,冷着脸的秦睿最终把目光定在常威身上:“常县令,好眼神,好反应,仅从我与岑相并肩而行,就能知道我的身份,官儿没不白当。”

  “既然你如此的耳聪目明,对于万年县的库存官粮有多少?有多少新粮,多少陈粮,尤其是扬州米有多少!”

  这话一出,常威一脸为难,他哪儿知道的那么细,还好老主簿机灵,把账本递了过来,给了缓口气的机会。

  “京兆府-万年县,官仓现存官粮-五千八百二十三石,当年新粮......,自从接到尚书省的诏令,下官等事日以继夜的干啊!”

  哼说完,扭头骂人的常威的脑袋一片空白,不因为别的,就因为映入眼帘的是两件紫袍。且能与岑长倩并肩站着的,紫袍大员,天下只有一人,那就是太尉-秦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