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妖风?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秦睿在明堂之外率军拿下叛军的同时,程务挺、秦怀道、黑齿常之也都找旧部,率领他们弹压宫城外之外的叛军,洛阳浩大的兵变,逐渐被弹压下去。

  魏王武承嗣,隔岸观火,黄雀在后之计,已然破灭;遂率领武氏诸王,趁着兵变之火尚未扑灭,也出兵参加平乱,捞个末尾的功劳也好向武皇交待。

  “姑母,陛下,姑母,侄臣等来看您了!”

  “陛下,臣管教妻子不严,致仕其忤逆陛下,臣特来请罪!”

  “姑母,侄儿已经派兵把作乱逆臣的府邸团团包括,只要姑母一声令下,侄臣立刻杀光他们。”

  对于武氏诸王的“忠心”,经历昨夜之变的武皇,根本就不予理睬,而且连见都不愿意见,只是与李淑在后殿说话解闷。

  而他们所忠孝行为,要么是与其他卫军强功劳,要么就是挡了秋官差役办差,要说脸皮之厚,他们这些人也都够可以的了。

  是个人都明白,兵变这种事,变数太多,谁生谁死,谁主沉浮,都充斥着不定的变数;所以这帮各怀心思的家伙,也等着最后收拾残局呢!

  不过,没人料到,半路杀出了个秦睿,把大好的局面,都给毁了!

  秦睿也在殿外,抱着膀子看着这些会唱戏的小丑,特么的,这时候知道装人,早干什么去了?

  现在出来显示孝心、忠心,还不是盯上了刚刚空悬的储位!

  要是从前,武皇可能会因为太子谋反考虑他们,可经历过见死不救后,性格多疑的武皇,要是还能便宜他们,秦睿把自己的眼睛扣下来当泡踩。

  “行了,魏王,别哭了,哭也没用,陛下没空见你!”

  “秦睿,你这是什么意思?你一个出征在外的大总管,为何在此?还有这些军将,到底是怎么回事!”

  武承嗣的眼神还是不错的,这些军将除了出身两卫的外,其他的都是黑齿常之、秦善道、程务挺的旧部;与过去戍卫宫禁的武氏一系将领,有着天壤之别,这也包括了大将军李多祚。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的洛阳皇宫,完全是由秦睿一个人说了算,他们与太子显等人绞尽脑汁,互相倾轧算计,可最后得便宜的确是秦睿,这让武承嗣觉得很是不平衡。

  “本帅在哪,干什么只要跟陛下交待之好,就不劳魏王操心了!至于这些兵马,眼下是听睿的,可他们也是陛下的臣子。”

  “当然,你可以表示怀疑,也可以问问一旁的王尚书,这些人都是他挑出来的,他最是清楚。”

  秦睿是正大光明的奉旨掌管宫禁的,懒得管武承嗣怎么说,怎么想,反正谁忠谁奸,在哪摆着呢!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叫也没什么用。

  “你,你软禁天子,图谋不轨,本王要到陛下那去告!”,建安郡王-武攸宜,很是不甘的说了一句。

  就在昨夜,秦睿不尽杀了她的兄弟武攸绪,更是让程务挺那不死的,夺了他的兵权,把他从右羽林军大将军的位置上拉了下来。

  “行啊,来来来,建安王,你快点进去参。顺便跟陛下解释一下,你的右羽林卫,作为禁卫军的一支,昨夜为什么按兵不动。”

  “还有你们,都可以去,看看陛下是不是大嘴巴抽你们就完了!”,话毕,秦睿挥了挥了手,守卫在殿前的军队就撤了。

  愿意进去就进去呗,反正大事以定,老子还要去凤阁,与狄仁杰,岑长倩一同商议北方战事呢!哪儿有时间与你们在闲扯皮玩。

  见秦睿这么一走,军队也撤了,面面相觑的武氏诸王,也鼓舞了余勇,大步的向金殿内走去,好好表一表自己在此次平叛之中,立下了多少功劳。

  可诸王这嘴还有张开,躺在榻上的武皇见这些不争气,包藏祸心的人来了,不顾疲敝的身躯坐了起来,一边破口大骂,一边在李淑的伺候下穿着鞋子。

  随即又把奏本,花瓶,茶盏等统统的砸向了她的侄子们。

  太子他们怨恨的没错,对武氏一族,武皇比她自己生的儿女好多了;无尺寸之功,便都晋高位,享荣华富贵。

  要是没有她这把老骨头撑着,这些狗都不吃的东西,能在神都城,高头大马的作威作福么?

  武皇对他们的没什么奢望,就是希望在为难的时候,自家人能多帮衬一点。可结果呢?没一个人站出来的。与张柬之等人一样,他们都是忘恩负义之辈。

  现在兵变结束了,朕没事了,就都跑过来表忠心,除了追责外,就是惦记太子旦的储位,傻子都能看出来!

  &ldq呢!哪儿有时间与你们在闲扯皮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