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秦家庄子!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武承嗣在大慈云寺触霉头的时候,秦睿带着李重润,正在秦家庄子转,这庄子是贞观元年,太宗皇帝赐给其祖父-秦琼的。

  经过了三代人的苦心经营,从原本三百户老兵,繁衍到今日的一千二户,如果不是秦家的封邑代代增长,哪里能容下这么多人。

  秦家老一代的哥三,少年时都在这里待过几年,这里的老兵教会了他们如何分辨人心,如何在纷杂的战场上活下来。

  这人啊,富贵了就忘本,将门中很多家都有这样的习惯,就是为了保证子孙后代,能够时刻警醒自身,不至于一代不如一代。

  到了秦睿这一辈,除了他自己要比上一代人蒙荫入仕早,没有待过,其他三兄弟都在这接受过“家教”的熏陶。

  自从秦家搬回长安后,秦睿还为自己补上了这传统的一课,也正是在这里,他才真正明白,什么叫老兵永远不死,只是逐渐凋零。

  一直以来,因为李重润的年纪小,秦睿也舍不得把他送到这里了。

  可现在的情形不同了,李显这个当朝太子,都能不明不白的死了,还特么有什么是把靠的。

  从进庄开始,秦睿就没停过点头,男女老幼,与秦睿打着招呼,丝毫看不出来,国公和百姓之间的身份的鸿沟,完全就是乡里乡亲之间见面。

  “公爷,俺家刚杀了一口大肥猪,一会儿喝上几杯?”

  “滚,你个鳖孙,别跟老夫抢!”,拄棍的老头,推搡了那人一把,笑着说:“公爷,我家刚得了小孙子,您赏脸来坐一会儿。”请下载app爱阅app最新内容

  “去去去,你们这事算什么啊!公爷,您可得发发慈悲,帮帮咱,赵三那混账看不起咱,甭管下多厚的聘礼,就是不把闺女嫁到我们家来!”

  说的都是家长里短,谁家有什么喜事,谁家有什么难事,而且与主家毫不客气,无论是好与坏,都要告诉一声,这就是秦家庄子的淳朴之处。

  而秦睿也很是有耐心回应,并挨个跟他们保证,等他忙完了自己的事,一定挨家去坐。

  “姑父,咱们这是要去哪儿,去看看小娃娃和吃肉不好么!”

  在孩子眼中,吃喝玩乐永远比其他的事重要;干嘛有肉不吃,到处溜达。

  “吃,有你吃的时候,着什么急,今儿就改改你这嘴急的毛病!”,话毕,不管李重润瘪着的嘴,拍了下他的小脑袋,往庄子中心的山坡走去。

  秦家庄子的这土坡可是不小,站在山坡可以将周围的地貌尽收眼底。这里是第一代退下来的老兵建的,为的就是打发剩余的时光,和回忆过去的峥嵘岁月。

  慢慢的,经过一代代老兵的建设,俨然成了一个小型的山堡。别看着山堡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十八般兵器,只要你想要的,百分百都能找到。

  这些老兵,没事的时候,总是在这里,一边喝酒吃肉,一边操练庄子里的后生,他们成年之后都是要服役的,不学点保命的本事可不行。

  知道他们喜欢吃猪头肉,来的时候,秦睿特意让家将去买了一些,和杏花村的老酒,让他们好好打打牙祭。

  “少公爷,您这是来找我们这些老家伙喝酒的吧!”

  “哎,老吴这话说的没错,少公爷西域一战,克复安西,功劳是顶了天的,能不庆祝一番么!”

  几个老兵依旧用这从前的称谓,毫不客气的用小刀片着肉,一边吃,一边笑谈。

  他们都是庄子里老人,也是他爹的亲兵,跟随秦玉道多年。毫不客气的说,没有他们,秦玉道早就死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了。

  后面来,也一直在府中作家将,直到他们的儿子长大了,顶了他们的班,才回到庄子里颐养天年。

  秦睿四尺长的时候,他们就抱到手上了,可以说是看着他长大的,所以就更没必要跟他客气了。

  “哎,什么功劳不功劳的,能活着回来,就算是祖宗保佑了!”

  “这些年,庄子里的后生都干的不错,张家的老四,已经升至游击将军了!”

  秦睿与他父祖不同,给予家将的选择更多,他们完全可以靠着自己的军功,单独立门立户,而且绝对优先保举。

  他不管什么亲亲疏疏的,只要能立功,有出息,就得着重提拔,怕蝲蝲蛄叫,还特么不种庄家了。

  是以,老兵的儿子们,现在基本上都是军官,最小的爷是陪戎校尉,这已经是光宗耀祖了,他们能不拥戴秦睿这个年轻的家主么!

  sp;他们都是庄子里老人,也是他爹的亲兵,跟随秦玉道多年。毫不客气的说,没有他们,秦玉道早就死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