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事态有变!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按照秦睿原本的想法,解决了雕阴山的突厥人,收服了三州的军队,他引军向东北,契苾明引兵向北,在漠北草原上打个叉,逼着阿史那骨咄禄的主力现身。

  可最后的结果是,除了雕阴山的三万突厥军队,他这一路上,除了牧民,就是成群的牛羊,阿史那骨咄禄部连个鬼影都没看到,你说奇不奇怪。

  茫茫草原,一望无际,秋天还又是迁徙的时节,根本没法确定,那些是真牧民,那些骨咄禄的骑兵假扮的,反正都一个球样子。

  而契苾明传来的消息是,知道朝廷对漠北动兵后,阿史那骨咄禄的主力就越过碛口,来不及撤走的军队和牧民,全都分散到了迁徙的队伍,让北伐的周军无处下手。

  哦,这招数玩的很高明嘛,藏至深山,潜至草原,化整为零,分散突围。

  高明,高明啊,跟老子打上游击战了。行,你不要玩,那也就让你看看,什么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是以,秦睿以新平道行军大总管的身份颁布命令:其一,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管辖的所有部族停止迁徙,就地接受都护府官兵盘查。

  其二,各部族放行人数,以都护府的花名册为准,所有不在籍的,一律被视为骨咄禄部,不论男女,不论老少,全部羁押,等候处置。

  其三,敦促各部族,凡是能主动交出骨咄禄部族人、士卒,战后朝廷将论功行善,阿史那骨咄禄部的草原,也会划给他们一份。

  其四,各部族的族兵,不准出现在周军营地百里之围,干扰周军的军事行动,否则将视为叛军予以剿灭,所部族人按照草原的规矩,高过马腹者,一概不留。

  除了以上的四条之外,秦睿还令契苾明引兵五万继续北上,至碛口驻防,令外的五万军队兵分十路,追捕那些没有通关文书,或者惊骇逃窜的骨咄禄部族人。

  对于那些留下的骨咄禄部族人来说,他们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投降,要么死亡,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因为藏身之地,北进的道路都被堵了,他们无处可逃。

  “大帅,这么做不是要逼反那些部族吗?要知道他们可是享受怀柔政策习惯了,这么一搞,加上骨咄禄部人的挑唆,那漠北顿时就乱成了一锅粥。”

  行军司马-岑灵源对于大总管这项举措非常的不解,但又不敢当着众将的面说。

  怕别人嚼舌根子,说他这个夏官尚书之子,自持身份,竟敢对大帅的军令产生怀疑。

  畏惧秦睿不仅是岑灵源这个行军司马,除了飞骑卫和左鹰扬卫的将校士卒,谁不惧怕这位大总管的狠辣手段,堂堂的绥州都督,封疆大吏,直接射成了刺猬,一点面子都不买啊!

  呵呵......“伯玉,你给他解释,解释。”

  对于这个与自己年纪差不多的,还有些书生气的岑灵源,秦睿很是喜欢。

  这跟他老子无关,秦睿是喜欢他投笔从戎的劲头,男人嘛,没上过战场,读再多的书也没用。

  “来来来,老弟,看看这图。”,将岑灵源拉到地图,陈子昂耐心给其讲解了秦睿的战略意图。他心里有数,大帅是要栽培这个年轻人,否则不会直接委任到这么重要的位置。

  不过,这也不意外,军中历来都是个讲感情的地方。大帅与岑尚书私交深厚,又是浴血同袍,能不多加提拔他家的长子么!

  即便有解释,岑灵源也还是不明白,可看到陈子昂的手,从目的诸军的位置,划到作战目标之后,惊讶的嘴都放下一个鸡蛋。

  难怪绥、宁、银三州的军队向东缓缓发展,从样子上看是敦促各部配合盘查,其实确实另有目的,大帅的这盘棋,算是把人算计到骨子里去了。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本帅也是为了朝廷着想,就比如说上次,打了那么久,死了那么多弟兄,到头来还是要重新打过,这不是徒废国帑么!”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既然你知道了本帅的战略意图,那就由你去协调,三州军队与都护府方面的问题,务必保证在开战之前,圆满的完成任务。”

  秦睿这话一出,岑灵源顿时感到受宠若惊,他没有想到初入军伍的他,一上来就能抓到这么重要的任务,能不激动么,连连谢过大帅的提携,欢天喜地的走了。

  “大帅,你可真是偏心,这不明白送功劳给岑家么,你就不怕回朝有人参你-私相授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