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小人之国长戚戚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管是朝中大臣将领还是平民百姓,眼下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北海军会不会派兵登陆,洗劫顺化城。

  此刻在雷神号的会议室里,邓飞和王远方正在跟顺化城内派出的使者进行交涉。

  “两位将军,裴太师托衲子转告,恳请贵方莫要再向城内开炮,以免生灵涂染。”

  “是啊!恳请贵方念我安南一向仰慕中华,还请高抬贵手。”

  正在说话的两人,一位是安南临济宗的高僧性泉禅师,此人曾在乾隆元年赴广东鼎湖山庆云寺求法,所以汉话讲的十分流利。另一位,则是西山朝的工部尚书阮文名。他曾作为西山朝使团的一员,出使满清求和。

  邓飞面无表情的道:“这话说的就不对了。请问二位,除了皇城,我们炮轰过城内其他地方吗?”

  “呃......”性泉和阮文名顿时无语。这事在他们看来也挺神奇的,北海军的巨炮打的非常有准头,在双方交战的那几天里,落在顺化城内的炮弹全都是在皇城里,城内其他各处一颗没有。

  而阮文名则是打过仗的,他还参加过清越战争。在他的认识里,这年月攻城开炮伤及无辜那是常事,谁也不敢保证己方的大炮指哪打哪;再说炮弹都是铁球做的,落地它可是会跳的啊!

  也不对......北海贼的炮弹就不跳,落地就炸,而且一炸一大片。

  只听邓飞继续道:“我奉劝二位,你们就别再拿仰慕中华说事了。这两百年里,你们仰慕的实在够可以的!别的不说,广西、云南边境被你们蚕食侵吞的领土怎么算?”

  此言一出,阮文名顿时色变,立刻意识到北海镇这些人绝不可能善了。他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道:“那是大清雍正皇帝赏赐给我们的!”

  “赏的?”邓飞冷笑一声,盯着阮文名的眼睛道:“南狼和芹菜塘怎么回事?牛羊、蝴蝶、普圆这些地方又是怎么回事?还有开化府六寨!别以为我们离的远就什么都不知道!”

  阮文名听到这里,额头顿时冒出冷汗。而他旁边的性泉却是一头雾水。

  有清一代,安南跟中华的主要矛盾就是边境问题。跟李朝一样,既然南面都是海,那么只能图谋北方领土。不过跟被后金揍的满头是包的李朝不同,安南那可是明目张胆多了。李朝是靠着玩弄文字游戏,用地理上的名称差异偷鸡;安南是只要满清内部不稳,或是西北有乱,先动手明抢,然后再上书讨要。

  话说自唐代直到明代晚期,中越边境一直没有什么变化,都是以大赌咒河为分界线。东起广东之钦州,西从广西南宁、太平、镇安三府至云南的临安广南、开化各府,全长一千八百多里。不过到了明清更替之际,当时的黎朝便觉得有机可乘,意图趁火打劫。

  不管是黎朝、莫朝以及之后的西山朝,他们无不秉持一条“原则”,那就是以安南后黎王朝鼎盛时代的疆域版图为继承之本,凡是历史上两广和云南等地并入中国的疆土,不论其间如何反复,归属何人,都要一概纳入自己疆界之内。这其中就包括了被明成祖朱棣消灭胡朝后拿回的北越之地。

  也正是因为如此,从明清交替一直到乾隆晚期,不管是黎朝还是莫氏,亦或是后来的西山朝,反复在云南、广西的边境地区搞三搞四,不断侵蚀中国领土。

  想当初清军南下时,清廷便对安南予以招抚,不过黎朝为获得明朝册封的正统地位,并未回应。你以为他这是心向中华,坚定的支持刚上台的永历政权?

  事实上黎朝对南明的败局看的清清楚楚,所谓“明人南奔,事势穷蹙,所以望救于我国者正在昕夕。”他们是要借用明朝给的名义,谋求之前莫朝归还明朝的钦州诸峒之地,甚至连广东都想吞并。

  当时只是偏居一隅的高平莫氏甚至打着襄助南明抗清的旗号,多次入侵广西,先后被南明和满清给收拾了一顿。

  到了三藩之乱的时候,康熙传谕黎朝发兵助剿,可时任国王黎维正却静观事态发展。直到康熙十八年清军大捷,黎氏才迅速上书,表示效忠。

  总的来说,在康熙和乾隆时代,安南先后多次上书对满清提出领土要求,但都被清廷驳回,所以只能是偷鸡玩阴的。满清地方官员要是发现了,那就耍无赖;要是没发现,那就成了他们的。

  反倒是在雍正时代,云贵总督高其倬和之后的鄂尔泰因安南侵占开化府六寨,悍然出兵,收回了大、小赌咒河之间都龙、南丹等地,并树立新的界碑,设置防汛营地。结果雍正因为用兵西北,为了平息事端,便对所谓“累世恭顺”的安南网开一面,将对方侵占的40里领土赏赐给了黎朝。

  你以为安南这就感激涕零了?才不会呢!

  实际上从黎朝开始,安南的这些君臣就已经看明白了,满清朝廷好面子,以天朝上国自诩,只要自认宗藩,言辞谦卑、表面顺从,满清皇帝总会优容有加。阮光平早期选择强硬对抗,后期主动称臣纳贡,其目的也正是如此。

  自从雷神号兵临大沽口后,听到风声的阮光平便在京城四下打听北海镇的底细。当他影影绰绰的得知北海镇曾数次大败清军的传那可是明目张胆多了。李朝是靠着玩弄文字游戏,用地理上的名称差异偷鸡;安南是只要满清内部不稳,或是西北有乱,先动手明抢,然后再上书讨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