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安南的野心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沙船启航后,先是向东北驶出大浦口,到了这时,船头才让徐大用他们出来。之后向东南驶过开山岛后,沙船便贴着五条沙和大沙一路向南。

  徐大用他们的计划是等船到了射阳河入海口,再经柴水船分批登岸。谁知刚过了大沙,就见在射阳河入海口外听着一条大型风帆船,徐大用在船头诧异的目光下,掏出望远镜一看,顿时大喜,连忙道:“靠过去!那是我们的船!”

  船头望着远处那条比自己船大了一倍不止、带着密密麻麻桅杆的大船,也是震惊不已,脱口道:“你们,你们是北......”

  去年邓飞他们拦截船只强买大豆的事,随着那些船只回到南方,已经在各家商行、牙行和船行中疯传。眼看茶叶贸易季马上要开始,那些当初买了针图的船主和客商们,年初都从福建、湖南订购了许多茶叶,就等着去济州岛卖个好价钱了。

  当沙船靠近后,徐大用这才看见了船头上的“北海一号”四个字,顿时便兴奋的挥舞起手臂来。要说郭学显他肯定不认识,可北海一号的船长却是挺熟的,那人以前在雷神号上当过水手。

  两个小时后,当徐大用最后一个登上了北海一号,看到站在甲板上的船长,立刻上去来了个熊抱。

  “平八,你们怎么来了?”

  “徐庄主,好久不见。我现在已经改名了,主公还给我赐姓为海,你得叫我海平之。”

  “好的,平八。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是这样,”海平之忽略了徐庄主的无礼,带着他往船长室走一边道:“现在惊雷号和雷神号负责转运人口,北海二号去了南边接船队,而我的任务是守在射阳河出海口这里,防备清军船只过来骚扰。”

  徐大用道:“去年的海战你参加了吗?”

  海平之道:“别跟我说这个,一提我就来气,好不容易有场战斗,我还没赶上。郭学显那小子命好,露了回大脸。”

  “郭学显?”徐大用表示没听过这个人。也难怪,当初郑一和郭学显等人被赵新带去北海镇时,徐大用已经登陆负责流民的事了。

  两人进了船长室找地方坐下,徐大用看什么都觉得新鲜,四处打量。

  海平之给他沏好茶才道:“贸易部之前不是从暹罗买了船么,去年那个郑一被大人派回去主要就是负责这个事的,按日子算,北海二号应该已经到广东了。”

  ......

  乾隆五十五年春节后,已经成功让新媳妇怀孕的郑文显,带着林道生和红旗帮的人马、以及另外招募的三百多名水手赶赴曼谷的暹罗船厂,提取北海镇已经等待多时的十艘唐船。

  此时的暹罗已经进入曼谷王朝时代,吞武里王朝已经在八年前被推翻。不过,曼谷王朝依然奉行优待华人的政策。拉玛一世自己就有一半的华裔血统,他登基前了解到华人们的经济实力,登基后依旧重用华人官员,优待华商。

  对一次能订购十艘大船的客户,拉玛一世听说后还派出了手下大臣接见,以示优待。

  实际上所谓的唐船,其形制就是清代潮汕地区的广船。之所以叫红头船,是因为清廷规定,广东商船船头及大桅上部要漆成红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船首两侧画着的大眼睛。这种船中桅高挂巨帆,船头船尾每桅各有一帆,顺风时的速度还是挺快的。

  郑文显之所以带红旗帮的人来接船,其目的之一是想让这些眼里只有珠江外海的家伙们看看,北海镇是什么格局。他的另一个目的,则是想震慑那些投靠了西山政权的海盗帮派。

  自从去年阮惠父子一月之内三次上表求和之后,乾隆认为黎朝已经失去人心,于是派礼部官员南下,十月十五日册封阮惠为安南国王。阮氏父子从此便名正言顺的执掌国政,这就是西山朝。

  由于安南长期遭受战争破坏,致使国内空虚,财政困难。于是一直与安南有所勾连的广东海盗陈天保、莫扶观便向阮惠建议,招集海洋亡命,授其官爵,资助兵粮,出洋抢劫,借以补充国用。

  阮惠采纳其建议,便调遣一百多艘乌舶船,又开出了十二个总兵官的职位,并授以印记(夷照)。他让陈、莫二人回闽粤一带多招中国海盗,让这些人为向导,以便入寇闽、粤、江、浙沿海抢劫。

  郑文显去年十一月跟徐家女成亲的时候,莫扶观就曾亲自带着重礼登门道贺,意图招揽。要不是跟着赵新去北海镇见识了大世面,蜗居在鲤鱼门的郑文显肯定就答应了。话说就算是安南的总兵,可那也是总兵啊,而且还受西山朝廷的庇护。

  所以啊,别再说什么蔡新带去北海镇时,徐大用已经登陆负责流民的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