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医者与贪官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洪涛当时笑了,对吴显宁说道:“吴先生,如果不是他同意,你觉得我能这么做吗?”

  吴显宁听了之后,回去跟自己的堂弟吴显厚讲了,兄弟二人当时都感慨万千,觉得这样的反贼真是亘古未见。

  从这以后,吴氏兄弟就铁了心跟着北海镇。两人去年回到江宁,不光是把老婆孩子都接来了,还带了七八个吴家的子弟,眼下都在北海镇医院跟着学习。

  现在吴显厚被派到富尔丹城主持那里的医院,而吴显宁自打听说北海军要北上出征,就跟着一起来了。

  吴显宁一进城,最关心的就是病患,于是便由扎木苏领着,在几个北海军士兵的护送下,带着手下就去了西边的大佛寺。

  刚到庙门口,吴显宁就闻到了一股股异味,等他绕过山门,就见正殿也好,偏殿也罢,到处都是寄居在这里的老弱妇孺,乌压压的一大群人。

  看到吴显宁他们进来,院内的这些人都吓了一跳,想躲又没处躲,浑然不知所措。扎木苏这时大声道:“有粮食了!贮米仓外面正在架锅准备熬粥!”

  好家伙,话音刚落,院子里的人哄的一下,拿上自己的锅碗瓢盆便争先恐后的往外走,生怕去晚了没的吃。没过一会儿,满院子人走的一干二净。

  之后扎木苏又领着吴显宁他们穿过正殿到了后院寮房所在,只见院内到处挤满了正在呻吟的伤患,几名僧人或是在给伤者喂水,或是上药。排泄物的异味、不知名的草药的草腥味、伤口化脓腐烂的臭味等等扑面而来。

  看到吴显宁他们到来,几名僧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打量着这群官府眼里的“叛匪”。

  在院内的一处角落里,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正蹲在地上给一名受伤的清军号脉,旁边站立的像是伤者的家属。看到中年人摇头叹息,用满语说了几句什么,那家属的眼泪哗的就流了下来。

  那中年人转头看到身穿北海军军装的吴显宁,也是愣了一下,正想上前说话,只见吴显宁大步走了过来,蹲在自己刚刚号脉的那名伤者身边,开始检查起来。

  中年人低声用官话解释道:“他这是中了罗刹的铅弹,如今铅毒入体,只怕华佗在世也难。”

  吴显宁解开患者腹部的纱布,只见伤口已经化脓,他检查了一下,随口对中年人问道:“铅弹取出来了吗?”

  中年人道:“铅弹已经深入腹部,这如何能取?”

  吴显宁听了急忙对身后的几名护士道:“马上准备开刀。”

  “开刀?”一旁的中年人愣了一下,而后说道:“这能行吗?”

  吴显宁起身问道:“你是大夫?”

  中年人连忙拱手道:“不,在下只是略懂草药之术。”

  吴显宁听他说话带着浙江口音,于是拱手道:“在下江宁吴显宁,字承平,请问老兄是?”

  中年人面色一喜,连忙道:“在下会稽李弼,字文山,现为本城官学助教。”

  吴显宁忙着救人,没工夫和对方闲聊,他让李弼跟大佛寺的和尚商量,赶紧找一间空屋出来。几个人僧人看到手持“火枪”的北海军士兵,也不敢拒绝,一番忙碌,腾出了一间禅房。

  趁着手下人给屋子消毒的工夫,吴显宁又带着几个护士检查了院内的伤患,按照伤势的轻重等级,用粉笔分别做了记号;李弼好奇,也要了根粉笔跟在吴显宁身后帮忙。

  吴显宁见后院伤患太多,轻重都混杂在一起,不便治疗,便让僧人帮忙,凡是在衣服上标记了三角标志的轻伤员全部转到大佛寺北面的校军场,又安排了两个医护兵跟着过去。

  等忙完这些,禅房内的消毒已经完成,临时手术台也搭好了。条件所限,吴显宁也顾不上其他,戴上口罩,换上件浅蓝色的手术衣就开始救治那些伤员。他这一忙就一直忙到了天黑,手术做了一台又一台;等到夜里他从临时手术室出来,已经累的双腿发软,连话都不想说了。

  话说吴显宁忙着手术,李弼也插不上手,下午在手术室外面看了一会儿,因为房门紧闭,也看不出个所以然。当他听说贮米仓那边正在施粥,这才觉得肚子发空;他从早上到现在就喝了碗米汤,于是便急匆匆的去了那里。

  黑龙江城是座军事堡垒,内外城里的各处设施大都是为了满足军事需要。而驻防城的粮仓一直都占据着重要地位,用以在战争亦或特殊时期作为军队、百姓的补给。

  位于内城南门外的贮米仓共有十五间仓房,贮谷仓则高达二百十三间仓房;除此之外还有城南二里外的存备仓四百多间。

  之前额勒德木布准备的第三道防线,就设在贮米仓和贮谷仓这一带,所以清军撤退时很方便的就将这里的粮食几乎全部带走。

  李弼来的时候,远远就看见十几口大铁锅一溜排开,男女老少拿着碗抱着盆,排成了十几行缓缓前行,竟是连个说话的也没有。他感到奇怪,于是走了过去,谁知离着铁锅还有二十多步,就听旁边有人道:“李先生,使不得!不排队的要挨棍子!”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