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开炮是需要准备的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过由于沙俄的战船彻夜在江面上巡逻,而清军那些幸存的大中型雅克萨战船都躲进了黑龙江城南面的坤河河口附近,所以眼下只有一些小型江船能趁着夜色在江面上来回穿梭,向对岸运送撤退的部队,实在是杯水车薪。于是额勒德木布命令手下两名协领率领部队在瑷珲城外坚守两天,目的是为城内军民撤退到对岸争取时间。

  6月2日清晨,俄军的骑兵侦察队发现了清军瑷珲旧城下清军的部署。俄军参谋部根据情报判断,清国人的主力集中在瑷珲旧城以北2俄里外的树林,从卡伦山到瑷珲旧城之间被挖了无数的坑,看来清国人打算在这一带进行顽强的反击。

  鉴于这种情况,俄军的参谋长费舍尔在上午拟定了作战部署,经亚历山德罗夫少将批准后,决定在下午2点发起进攻。

  俄军的计划是在下午2点让骑兵连从瑷珲东面进攻,威胁清军的左翼,然后向南包抄,切断清军向江对岸撤退的去路。

  博加耶夫斯基仍旧率领一团与波利亚科夫率领的布里亚特火枪团在下午2点15分时出动,顺着卡伦山向瑷珲城的道路进攻,在击溃占据路上防守的清军部队后,继续向南占领瑷珲旧城。

  什韦林上校率领的二团在下午2点15分,在黑龙江城南面两俄里外渡江,截断清军向齐齐哈尔撤退的去路。

  总后备队在2点半出发,继博加耶夫斯基发动攻击后,也将参与进攻;全军的辎重队则留在卡伦山下等候命令。

  到了中午12点的时候,折腾了清俄双方大半夜的怪物又嗡嗡嗡的来了。不过这次两只土黄色的怪物只在空中停留了半个小时,随即便掉头飞回了南面。

  话说赵新手下这次就带了六百人过来,两条巡逻艇是一百人,两条双体客船一共是四百人,两条平底船上是一百人。此外还有萨哈连带来的几十个赫哲猎人。

  按照原先的计划,北上支队在出发一周后,吴思宇将带领一个团的援军、工程人员、医疗队、行政干部,在那条曾经搭载过“瘦马”的内河公务艇引领下,乘坐北海镇自己造的内河帆船北上。问题是赵新自己都走的这么费劲,吴思宇那边就更别提了。

  昨天下午登陆后,赵新之所以没有一上来就发动进攻,是要在瑷珲城南面的山丘上寻找合适的炮兵阵地。

  这可不是找块空地把大炮一架就开始轰,那特么纯粹是胡来!

  炮兵阵地的地表需要平整夯实,否则一炮打完整个炮架就得陷进土里;炮兵阵地的周围还要布设交叉火力的防守阵地。

  他除了连续派出无人机侦查,用以绘制瑷珲城到卡伦山的地形图外,夜里还派出了两个三人小组的侦察兵。一组在沙俄军队左翼一公里外的山上设立了炮兵观察哨,另一组负责对江面上的沙俄船队进行监视并提供炮击方位。

  由于手下人太少,为了能对沙俄军队造成形成毁灭性打击,赵新在每一个步兵班都配发了两只AKM。这样一搞,每个步兵班的武器除了一挺由两人操作的PKM通用机枪,还有两支突击步枪,6支SKS半自动,妥妥另一时空七十年代水平。

  至于萨哈连带来的几十个赫哲族猎人,赵新可没敢给他们发枪,毕竟这些人连鸟枪都没打过。赵新给他们配的是180磅的猎弩,这玩意的射速是每秒67米,杀伤距离为55米。最关键是价格便宜,每把仅要130美刀。

  试射过弩箭,鹿皮挎包里装满了北海军配发的30支弩箭,巴尔克村的猎人们顿时觉得自己无比强大。

  中午在通过无人机再度侦察后,赵新的攻击计划也出来了。

  他让两个连的兵力带着赫哲猎人从瑷珲城右翼一公里外向沙俄军队的左翼展开包抄,攻占设在卡伦山下的俄军阵地,然后迅速占领卡伦山,堵住敌人南逃的路线。

  在西路的江岸方向,北海军另外两个连运动到瑷珲城西南,等北面的部队得手后,随即在炮火掩护下发动进攻,部队就沿着瑷珲城下运动到城北追击。

  至于瑷珲城,打完沙俄再说!

  向各连队布置完任务,赵新一扔铅笔,看着地图恶狠狠的说道:“老子一南一北四个连,中间用大炮轰死你们这群王八蛋!”

  北海军的攻击时间定在了下午2点半,不过当观察哨在2点15分汇报俄军的骑兵部队和一部火枪兵开始出动,赵新心说不好,大叫了一句“我靠!”,随即命令三门D30展开炮击,于是北海军在仓促中提前发动了。

  D30的有效射程是15.4公里,要是使用火箭增程弹能打到22公里。当然,赵新没有火箭增程弹,15公里对于现在的北海军已经足够用了。

  “嗵!!!”的一声,随着第一发试射的开始,两分钟后,炮兵指挥官接到了前方观察哨传来的消息,随即修正坐标。

  “各炮位注意!三发急促这么费劲,吴思宇那边就更别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