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御前会议论报告 获得通过定未来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信王早就猜到了蒋照业会出来搅局,于是刚才并没有把计划将全面,就等着此时说出来打他的脸。“父皇,关于此事皇儿已有打算。依皇儿所见既然要缩减兵马,且西北暂无边患之忧,我军可以将西北大营所储存的部分粮食和骡马,以及其他工具和建材就地分发给这些遣散的将士。将老迈的战马、富裕出来的军服帐篷以及马车就地出售,当做遣散费分发给开拓土地的将士。如此一来则不需要国库出一分钱一担粮,便可就地完成遣散工作。”

  蒋照业知道信王这一招让自己着了一道,心里恨得牙痒痒。而且主管军事物资的兵部尚书关苏瑞又是信王的人,所以兵部那里也不会提什么反对意见。可是他现在又找不出理由进行反击。于是只能生着闷气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皇帝见到老二考虑的如此周全,不免心中大喜。于是决定亲自发声表扬。“老二所思所虑甚是全面,朕深感欣慰。只是此事涉及军资出售和分配,朕仍需听一下关爱卿的意见。”

  关苏瑞听到皇帝的话后,立即昂着头出列用赞美的语气说道:“陛下,臣以为信王殿下,从郑国整体利益角度出发,不计个人得失实为国家之福。依臣之见信王之法可行。但西北之地匪盗横行,一次裁掉西北大营五万兵马或许不利于地方稳定。因此依老臣之见裁掉三万即可。”

  皇帝捋了捋胡子此计可为,同时看到殿内没有人还有意见,便吩咐道:“既然此事列为爱卿都没有什么意见了,就依老二和关爱卿之意,遣散三万西北大营将士,出售和分配储备军用物资。”皇帝说罢,把目光又停在了信王身上说道:“老二,这次你一举收复固原,又搅得凉国王庭鸡犬不宁功劳甚大。但是现在正值国库紧张之际,你的赏赐就不从国库出了。由我和你母妃议定后从皇家私库出,不知你意下如何?”

  “回父皇,儿臣不敢贪功,此次西北大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当记首功的应属锦衣卫雍州所总旗管仲。如果没有他的事先筹划并孤身一人深入兴庆府亲自实施,西北大营也取得不了如此大的成就。”信王诚恳的说道。

  皇帝又捋了捋胡子,思忖了一下说道:“噢,朕想起来了,他是武平二十九年的武榜眼吧,好像就是陇西人士没错吧?”

  “回父皇,没错。”

  皇帝又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没想到这件事主要是由他策划和实施的,是个人才。这几日你再辛苦一下,抓紧把此次请功的折子报给门下省,朕定当重赏。还有,你再给管仲去封信让他立即来京,朕打算破格将他晋升为百户,让他到南镇抚司任职。另外再把乾明斋赐给他,让他来了以后也好有个住的地方。”

  在场的众位大臣,听到皇帝的赏赐无不大惊,因为这乾明斋坐落于内城就在赵府的对门。虽然只是一个两进的小院子比赵府小了一圈,但这座院子是当年皇帝在当太子时与自己幕僚喝茶开会的地方,因此意义非凡。这件事同时意味着不久之后,皇帝就会亲自将他封为子爵。因此在场的众人都认为管仲或许是继赵斌之后另一个年轻的政治明星。

  “儿臣替管仲谢父皇隆恩。”信王对着皇帝拱手一礼说道。同时他也在心里暗自高兴,管仲作为自己的亲信进入了锦衣卫南镇抚司,也就意味着自己的势力在锦衣卫中将进一步壮大。

  “好,对于管仲的赏赐之事就这么定了。下面继续讨论赵斌提交的这份《报告》吧。”皇帝吩咐道。

  太子见到信王得到了皇帝的赞赏,顿时觉得心中不悦,于是决定激进一点搬回一筹。“父皇,我国各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皇家行宫数十座,仅每年需要花费的维护费用就达四十万两,依儿臣之见不如将这些行宫逐年出售一来可以减少维护费用,二来又可以增加皇家私库的收入。儿臣恳请父皇将这些行宫出售获得的收入都用于《报告》所列的项目。另外儿臣还请求父皇让儿臣从东宫搬回唐王府以减少开支。”

  太子提到的这些皇家行宫每年都被用于接待各皇族亲属,费用颇高。皇帝早想清理一下了,往常碍于同为皇族的面子,不好下手,今天既然太子提了出来正好顺手清理一下。于是皇帝满意的说道:“老大以郑国社稷为己任,为朕分忧朕深感欣慰,清理皇家行宫这事,就由你和你母后去商量着办吧。至于唐王府,你还是不要回去了,安心在东宫住着吧。”

  “儿臣谢父皇隆恩。”太子给皇帝拱了拱手行了一礼。

  “汪大人,现在我国与新罗已经实现了和平,燕京大营的兵马是不是也可以裁撤一些了?”皇帝看着汪淼询问道。

  “回陛下,新罗国与凉国情况不同。凉国目前内乱实力大损无暇东顾,但新罗国实力犹存,不可不防。因此依臣之见燕京大营即使要裁,也不应超过一万人。而且这一万人应全部来自晋州道驻军。”汪淼心里清楚,皇帝早有裁撤燕京大营部分官兵的想法。此时只是借着赵斌的《报告》说了出来。每年二百万两的投入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可是从别的地方挤一挤还是能够挤出来的。他知道皇帝总是担心边兵势大容易生变,可是他作为郑国的枢密使需要从郑国的整体军事部署出发。如今新罗国仍然势大,一旦过度裁减燕京大营,被新罗抓住空隙打个突袭,那么局势就很难挽回了。而燕京大营防区晋州道,几乎都是山区,易守难攻。北方游牧部落如今处于自相残杀的状态,无暇南下,因此皇帝要裁也最好是裁撤在晋州道的驻军。

  皇帝没想到汪淼并不给面子,心中略有不悦,可是转念站在汪淼的角度一想,如果真出了问题汪淼是要担责任的。于是也就释然了,但皇帝依然不甘心,还是决定要让燕京大营多裁一点。于是说道:“汪爱卿所虑甚是,可是如要防备不测,朕以为还是驻扎在真定府以北的燕京大营将士最为重要。依朕看驻大名府的六千预备部队,只保留两是陇西人士没错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