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快刀斩乱麻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南城兵马司这边的人犯,我会亲自问一问。至于内城那东西北中四城兵马司的人犯,劳烦崔侍御辛苦一些,夤夜进城再去看一看问一问,也免得事后有人翻供说是我屈打成招。当然,你最好把这一身官袍换掉,也免得有些人看到换人问他们,于是也换一套说辞。”

  见朱廷芳竟然大大方方授意自己进城去亲自鞠问,崔宏那最后一丝侥幸也终于没了。

  如果不是朱廷芳已经问明甚至查实,某些闹事确实和朝中一些老大人有关,至于这样爽快?想到自己在京城有座师、同年乃至于亲朋好友乡党,他再也不敢拖延时间,慌忙连声答应,随即也顾不得从黄昏到现在忙着审问追查水米未进,紧赶着进了城。

  等他这个巡城御史凭借腰牌进了内城,东西北中四城兵马司一一跑下来,却也已经是天亮了。身为御史,他本来就是常朝官的一员,于是趁着入宫前夕百官云集的当口,他就紧急把消息都送了出去。

  一时间,本来已经摩拳擦掌写好奏疏,打算回头就立刻拜发的科道言官们,不知道多少人陷入了茫然状态,虽说也有不怕死的,打算回头去修改一下自己的那篇绝妙好文,把司礼监和大佬们一同扫进去,就算粉身碎骨也要青史留名,但大多数人……

  嗯,大多数人还是正常人,好不容易读书出仕,却在这么一件没头没脑的事情上碰一个头破血流,最后被革职永不叙用,那就没意思了。

  因此,这一日的朝会,照旧是按部就班地几件事说完,最终便安安静静地结束了,就仿佛昨日司礼监那桩大新闻公诸于天下后,昨日京城内外那狂风巨浪就没有发生过一般。

  而在这死水一潭背后,却是一夜未眠的崔宏马不停蹄从五城兵马司派人押解人犯去往顺天府衙和宛平大兴两县衙,一次一次之后,终于清空了五城兵马司的牢房。

  紧跟着,三大衙门立时三刻开审,月台上板子打得劈啪响,最终每个衙门的大门口,都直接撂着七八个趴在那晒皮开肉绽光腚的犯人。

  往常挨杖刑笞刑的人也不是没有,可但凡有一丁点条件的,那都是门板立刻抬回家去,丢不起那人,而没条件的也大多耻于这样受辱,爬也得爬回去,可这些晒光腚的家伙那却是人人披枷带锁,一众衙役虎视眈眈看着,却是上头有命,晒足半天方才准放人。

  更难捱的是此时那寒风凛冽,吹在那皮开肉绽的光腚上,简直是又一重酷刑!

  最让人惊悚的是,此番衙门重处闹事者时,更是放出消息,闹事者不许赎杖。这还不算,朱廷芳当日命人在外城撂下的那一番针对读书人的话,也依样画葫芦在京城各处都宣扬过一遍。某些当作耳旁风,依旧蠢蠢欲动的读书人们,在这天晚些时候就得到了督学衙门的消息。

  北直隶督学御史通告,如有功名之生员举子于京城以讹传讹,喧哗闹事的,小则训诫降等,大则革除功名,绝不宽纵。至于其他各省学政会不会照办,谁知道呢?

  虽说有人愤愤痛斥这是万马齐喑,但到底最终还是偃旗息鼓,一时就连各种旨在结识同道,乃至于扬名立万的文会诗社都少了许多。

  至于朝中有多少老大人在捱到回家之后,于家中摔了什么杯盘碗盏,砸了多少笔架砚台,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可即便是气息再不顺的孔大学士,在打探得知皇帝竟然把之前革退的两个秉笔撵去了看守皇陵,随即又拣选出了几个精干人去查那些善堂,他也同样安静了下来。

  天子没有把对司礼监的这种无情手段用在他这样的老臣身上,这就已经是得天之幸了!说起来,就连之前黯然下台的江阁老,相形之下,那下场也比这些阉宦好太多了!

  在这死水微澜的情势之下,国子监第一场筛选东宫侍从的考试,却是在不太受关注的情况下悄然开始。当眼看江都王大摇大摆地走在前头,死板着一张脸的徐黑逹紧随其后,无论周祭酒还是罗司业,又或者众多学官,全都只觉得一张脸竟是生疼,不知是风吹还是羞怒。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