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首恶必除,余罪不问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至于韩信,现在也被押解进了咸阳,就在他自以为必死无疑的时候,扶苏来到了咸阳狱。

  按照史书记载,韩信长的相貌堂堂仪表不凡,扶苏虽然不知道这八个字到底是个什么长相,不过眼前的韩信看上去的确颇有些气度。

  见扶苏进来,韩信却也颇为识礼,而扶苏则命众人退了下去。

  “韩信,朕不杀你,你可愿为大秦效力?”

  韩信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扶苏,一时间竟然没有回答,扶苏见状又重复了一遍。

  “若是能得陛下赦免,韩信敢不以死效命,只是韩信有一事不明,还请陛下告之。”

  “讲!”

  “陛下,韩信乃项羽一个执戟郎中,不过碌碌一卒耳,陛下何以如此善待韩信?”

  执戟郎中,听着挺像那么回事,其实就是一个贴身侍卫小队长,不过由此看出韩信应该有些勇武,否则以勇著称的项羽不会选他。

  韩信有疑虑是必然的,他现在默默无闻不见经传,就是身边的人也没有几个人相信他有什么能力,大秦帝国皇帝陛下恐怕听都没有听过自己,怎么会在将那些头目全部诛族之后,反而留下自己。

  扶苏笑了笑,他一点不去担心韩信不同意,史上的韩信追求的是建功立业,对项羽刘邦都没有多少忠诚度,自己留下他建功立业,他感恩戴德还来不及,哪里还会有其他想法。

  至于能力更不用担心,所谓猛将必起于行伍,韩信已经经过了血雨腥风的战场锻炼,差的就是一个起飞的机会了。

  “韩信,朕知你是一个英雄人物,只是未得其志,朕就坐一回你的伯乐如何?”

  这话算是说到了韩信心坎儿里,当下他便拜倒在地,指天对地一阵起誓。

  “你本是一个兵家奇才,奈何出身降卒,朕要是给你的官职太大,众人必定不服,给你的官职太小,却又难以让你大展宏图,朕便让你做个都尉如何?日后你在边关建功立业,何愁不封侯拜将。”

  都尉已经步入中高级将领行列,韩信虽然有些期盼,但还真没有料到扶苏居然真给了他一个都尉之职,更让韩信激动的是扶苏对他的评价,这让韩信居然有了一种人生知己的感觉。

  别看那时候韩信在刘邦那里敢要大将军,但是在扶苏这里他想都不敢去想,一个降卒保住脑袋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哪里还敢去想别的。

  再说了,刘邦那会儿区区数千之众,敢和大秦百万虎狼之师比么?

  就眼下一个都尉之职,就足已让韩信感激涕零了,准备去边关大展身手,求他一个拜将封侯!

  各地叛军被消灭之后,扶苏并没有下令止息干戈,而是下令各地秦军顺势再去梳理一遍,将那些盗贼清扫一遍,同时下令各地解散义军。

  在解散各地义军的时候出了一些小麻烦,大部分义军顺利解散,组织义军起事的人也都被授予地方官职,但有些义军头目自持有功,或者是嫌官小,还有别的想法,他们拒绝解散部众,以此用来要挟朝廷。

  秦军随即对这些兵马进行毫不留情的打击,那些带头搞事的人一律斩首,余者则解甲归田。

  此举让百姓们知道,在这大秦天下,什么事可以去做,什么事绝对不能做。

  大秦天下又一次渐渐恢复了平静,直到这个时候扶苏才有机会总结一下战争的得失。

  虽然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口损失,但是扶苏却颇为感谢这帮人起来造反,经过这些哥们儿闹腾一顿之后,残留的六国贵族势力灰飞烟灭,参与起事的地方豪强被一扫而空,一下子彻底扫除了扶苏推行新政的最大障碍。

  那些分的田地的百姓们无不对扶苏感恩戴德,扶苏在百姓们中间的声望犹如火箭一般向上蹿升,这成了他推行新政最有力的支撑。

  要说扶苏做的最大胆的一件事,就是彻底废除了保甲制度,给予百姓自行流动的条件,为商业繁荣打下基础。

  造反?现在天下刚刚经历一场大战,正是民心思定的时机,只要能够让他们吃饱饭,他们脑子进水了才反!

  天下已经变成一张白纸,扶苏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