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事儿真特么多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现在识字率太低,科举是不现实的,走哪算哪吧。

  说实话,在颁布这些国策的时候,就连穿越版扶苏自己都有些怀疑,等真正的扶苏还魂之后,自己颁布的这些玩意儿能不能落实下去。

  但扶苏可不想什么都不留下就走,他根本不去跟群臣商量,就在群臣还处于懵逼状态的时候,扶苏在已经这些早就写好的东西上签字盖章,并下令立刻在咸阳贴出布告宣布实施,先变成既定事实再说。

  太尉、司空、司徒分别由李信、将闾、辛胜担任,蒙恬为大将军,王离为骠骑将军,杨端和领车骑将军,公子高则领卫将军。

  在扶苏上台过程中立下功勋的苏角、章邯、董翳等人则出任四征将军,这些人目前地位不是很高,都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这个安排考虑了本土贵族与客卿的平衡,有意将嬴氏皇族安插进来,避免一家独大的情况出现,又特意提拔新一代年轻将领培养自己的新势力。

  公子闾出任太常,为九卿之首,蒙毅则正式担任廷尉,其他人选也很快安排妥当,相比于嬴政时期,大臣的年龄也年轻了许多。

  至于那些儒生,则是负责制定一些规范化的礼仪,以此来教化百姓,塑造一个道德观,但是明确规定其没有法律效力,只是一个精神需求存在,,任何时候不得独尊一家,以争取建成一个依法治脱以儒治世的大秦帝国。

  这些儒生被嬴政埋了一波之后,能有一个话语权就已经感天谢地了,哪里还有那么多要求,叔孙通等人一看扶苏如此对待自己,早就开始高呼皇恩浩荡了。

  “后宫及宦官不得干政!”

  当扶苏做出这个决定时,立刻就得到了各派群臣的一致拥护,直到这个时候扶苏忽然发现有些不对,他隐约觉得自己好像办错了一件事。

  如果朝堂上不分各派异口同声地支持一个主意,那这个主意一定有利于大家,而不利于皇帝。

  扶苏也知道自己有些地方过于激进,然而事已至此,再去反悔显然不行,反正自己迟早都要离开,有什么麻烦也是以后那帮人的,与自己无关。

  许多做法也许现在不适合,可是要是让人们自己去想,动辄就是数百年之久,现在自己将它提出来,就是日后被推倒,那也会给人们留下一个思路,开阔一下视野。

  这些规定,直接写进《秦律》,哪天这帮家伙不老实需要收拾时,也好有个法律依据。

  由于这些办法主要针对的是普通文职官吏和地方豪强,对军人阶层则有明显偏袒,收益最大的是普通百姓,扶苏相信只要能够切实落实下去,在刚开始可能会有些麻烦,等大家都适应了以后,对于帝国来说会大有益处。

  扶苏担心自己会从前那样,睡上一觉便结束任务,所以他一口气将这些国策颁布完毕,根本就不给众臣留下讨论的时间,省得他们扯起皮来没完没了。

  饶是如此,等扶苏把这些事情颁布完了之后,也已经到了半夜时分,他也知道这些方法必然存在极大的缺陷和漏洞,可是这不是一个十八线写手所能发现得了的,那些缺陷和漏洞只能是在实践中慢慢发现。

  好不容易结束了朝政,众臣或开心或失落地离开了,让扶苏比较满意的是这些人由始至终没有做出激烈的反对,他在心中暗暗庆幸,幸好自己提前和蒙恬、辛胜等人商量过,选择在诛杀李斯、冯去疾这个时间节点发布,要不哪里会有这么顺利。

  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后宫之后,赵致一直都在等回来。根据以往的经验,扶苏觉得自己已经到了离开的时候,他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爱抚了赵致之后,不知不觉中沉睡过去。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