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无言的结局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想到这时,扶苏冷冷地哼了一声。

  “公子矫诏称帝,杀害新君胡亥,这弑君之罪必定会在青史写上一笔,只是为何还要让李斯认下谋反之罪?人言公子仁厚,今日才知公子之毒,可叹可叹。”

  “丞相,陛下知天命不多,所以才我返回咸阳,乃欲立我为太子继承帝位,而赵高压住诏书不发,和你串通之后矫诏命胡亥继位,将我与蒙恬赐死,我说的对否?”

  扶苏暗暗决定不再与李斯废话,他将整个过程和盘托出,先从事实层面从心理打击李斯,不愁李斯不认罪。

  然而李斯却笑了,笑的是那样古怪:

  “公子果然不同凡响,就连扯起谎来都是与众不同!如今胡亥、赵高已死,公子大位已定,李斯何苦还要编造谎话?当初陛下曾经有意让公子回咸阳,就是担心公子拥兵作乱,只是诏书还没有发出,陛下便驾崩于沙丘,无奈之下只好在驾崩之前下诏将公子赐死。现在一看陛下真是识人,公子果然还是起兵作乱。”

  李斯说的义正辞严,这让扶苏心生疑窦,难不成史书记载有误?可是没有道理啊?天下人人都知道扶苏乃是仁孝忠厚之人,嬴政也不会知道,怎么可能会被嬴政赐死?传位给一无是处的胡亥?

  “公子莫非不信?”

  “陛下为何要立胡亥?”

  扶苏这一次没有去呵斥李斯,他想听听到底怎么回事,而且从李斯的表现中,他隐隐觉得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李斯似乎已经没有了撒谎的必要。

  “公子难道忘了生母是谁?难道忘了昌平君之乱?”

  李斯这阵子已经唤过气来,脸色红润了许多,说话也不像刚才那样上气不接下气了。

  扶苏一下明白过来,看来李斯说得应该是真话,自己生母是楚国公主芈夫人,当年昌平君之乱时,大批楚国血统贵族被杀,自己母亲也是那时候被赐死。

  只是这种事在这年头属于正常操作,扶苏虽然对母亲的死很是痛心,但是并没有想到嬴政会因此厌恶自己,还以为是因为自己劝谏太多才惹怒嬴政。

  毕竟嬴政都囚禁过赵姬。

  “公子,当年昌平君谋反时,其将项燕曾言‘楚有三户忘秦必楚’,这些年年来我大秦朝堂,可还有楚人客卿?若陛下有意于公子,公子如何会到长城军中?”

  现在扶苏已经完全相信李斯所说,胡亥已经死了,即使人们知道真相,胡亥也没有翻盘可能,李斯犯不着还要编个瞎话维护他。

  而且,李斯也一定知道,他自己无论怎么说也难逃一死,如果真的是他矫诏的话,大可痛痛快快地承认,痛痛快快地赴死,何苦用这把老骨头去承受酷刑。

  唯一的解释,他觉得自己太过冤枉,不想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去。

  “丞相,事到如今有何所求,扶苏答应你。”

  李斯听了惨然一笑,笑容是如此的凄凉:

  “李斯为大秦殚精竭虑忠心耿耿,这期间也做下许多亏心之事,落得今日这个下场,李斯也是无话可说。但求公子能给李家留下一个血脉,李斯便死而无憾。”

  “丞相可与人说起此事?”

  “只有我和胡亥赵高知晓,再无他人。”

  “此事我便应你,丞相自去写下供状。”

  扶苏说完之后转身离去,他的脸庞虽然平静如常,心中却是激荡无比。

  他没有去问李斯等人为什么要秘不发丧,因为他现在已经明白了,如果真正的扶苏事先知道了死讯,那他真可能采取自己同样的做法,李斯等人在扶苏没死之前,只能选择秘不发丧。

  只有嬴政才能震慑住扶苏,也只有嬴政才能震慑住长城军团,只要嬴政不死,长城军团根本不可能跟随扶苏起兵。

  这一刻,他想起了在接受任务时听到的那句话:

  “果真如此,扶苏为什么要自杀?你当扶苏是沙比吗?”

  和扶苏交谈过了以后,李斯痛痛快快地写下供状,承认自己和赵高、胡亥串通伪造了诏书。扶苏则以李斯劳苦功高为由,没有将李斯弃市,而是将李斯赐死狱中,他当天就命人送去了白绫,给李斯留下了一个全尸。

  胡亥已死,无嗣,诛其妻三族。

  赵高夷灭三族。

  跟随嬴政东巡的所有贴身近卫、嫔妃、宦官、宫女等,全部陪同嬴政殉葬。

  扶苏兑现了对李斯的承诺,他没有追究李斯家人的责任,那位在史上为大秦壮烈捐躯的三川郡守李由,因此得以保全性命,只是官儿是没法做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