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夫子,你真啰嗦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该来的,总归还是会来。

  这次蒙童班的学童们,升到学童班,就开始要系统地学习经义、策论、诗词歌赋、算术、还有射箭、击剑等君子六艺了。

  同时对书写的要求,也提高了不少,稍微写的不规范,就是一顿戒尺打手心、罚抄二十遍!

  许多乡村私塾、家学的蒙童们,也来县学里求学,因此才有这场升学试。

  熬过了这三年,就升入预科班,为以后参加乡试、考取秀才功名而进入扫题模式。

  两名教习先生,一老一少、一胖一瘦一高一矮。

  “吾乃尔等今后三年的教习,主讲诗词歌赋、算术、教你们击剑、射箭。我姓高,你们称我为高先生便是了。”

  姓高的年青教习,却并不高,矮胖矮胖的。

  只听见他说道:“这位德高望重的教习先生,姓姚,主教经义史集。尔等可要好好向姚师请教,定然会让尔等受益良多。”

  说完,高教习闪过一旁,请姚夫子训话。

  ~~~~

  瘦高瘦高的姚夫子迈着方步,慢慢腾腾的踱到讲台后面,慢慢悠悠放下手中戒尺,这才慢慢吞吞开口道:“吾姓姚,尔等唤我姚先生便是。说起这个姚姓啊,姚姓起源于妫姓。相传五帝之一的舜,生于若水,居于地丘的后代,因生在姚墟,其后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

  “嗯。”

  姚夫子接着说道:“要说姚,相同发音的姚字,可着实不少!肴,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这肴,便是指做熟之鱼或豚羊。

  嗯,要说做鱼,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人物,就是专诸。能够将鱼肠剑藏匿于鱼肚,尔等可以想象一下,这鱼得多大啊!

  其实呢,专诸做的那条鱼,并不算大。

  庄子《逍遥游》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要说这云,乃实形、抑或是虚影?

  登高山,云浪翻腾于足下,伸手触之,唯有水汽而已。试问:神仙何以能够腾云而上、驾驭万里之遥?

  姚,便是老夫的姓氏,尔等可要记住啰。”

  西门庆顿时听的火起:你个糟老头,从三皇五帝,扯到屈原的离骚,再扯到庄子的逍遥游,然后扯神仙的出行方式,绕了一大圈,你还能绕回自己的姓氏……

  我那个去!

  遇到这种迂腐、话痨型的老夫子,这三年可怎么熬?

  ~~~~

  等姚老夫子啰嗦半天,才真正开始考试。

  考试倒是简单,默写《千字文》和一首你自认为喜欢的诗词就行。

  西门庆模仿着瘦金体写了一遍千字文,肌肉记忆还没有完全找回来,字写的一般,只有五分神似。

  然后西门庆写了一首杜甫的《长歌行》,便算完事儿。

  这次考试的目的,其实是看学童们的书法功底、看看学童们的性格偏向:爱写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娃,必然单纯,童心未泯。

  爱写苏轼的《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的学童,必然有点心智早熟。但跟不上朝廷的最新形式,敢写元祐党人的诗词,注定是会被刷下去的。

  西门庆写的《长歌行》,有忧国忧民的味道在里面,与大家一致认为如今天下太平、一片歌舞升平盛世景象也有点别扭,却也不会犯忌讳。

  读书人嘛,都是以拯救苍生为己任的,没病都得呻吟几声。

  姚老夫子手持戒尺,挨个儿巡视。

  见西门庆居然写的竹竿似的书法,肉记忆还没有完全找回来,字写的一般,只有五分神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