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出门,果然赔钱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世界昏昏如永夜,

  朝阳辉辉放光明。

  书生一掬悲哀泪,

  誓要奋发拯众生。

  说书先生回到书案后,“啪”地一声,木板敲响,接着说道:

  “若说衙门区区押司,何至于能够只手遮天、颠倒乾坤?

  且听我一一道来。

  县令、县丞、主薄这些大老爷二老爷,乃是远道而来。自领了官身,光路上,至低都得耽搁两月!

  好不容易到了任上,那也是两眼一抹黑,哪分得清根脚家底?官老爷能听懂当地土话,已是撞大运了。

  千里为官只为财。

  遇到清明一些的大老爷,只管拿自己那一份,扯不下脸皮与胥吏们同流合污。对胥吏们的贪婪无度,自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样的大老爷,只能说他老人家头顶有疮,脚底尚未流脓……还算没坏透!

  若是遇到贪得无厌的赃官,与胥吏们沆瀣一气,治下百姓便生不如死、惨之又惨。

  诸位客官又要问了:若是遇到青天大老爷,又是如何?

  嘁,历朝历代,官员何止百万,《循吏传》里又有几人?

  能写到青史里面的,便证明数少量稀!犹如在座客官家中婆娘,能有几位?

  (台下众人笑)

  如若不然,何以成为典型?

  即便是所谓的青天大老爷,死在任上的,也不知凡几。

  衙门失火、县仓走水、县尊突发重疾暴病而亡,也不是稀奇事!

  胥吏使点手段,让正堂老爷病逝于任上的,何止千百人?”

  张择瑞心道:胡扯!堂堂进士及第的县堂,同年至交不知凡几,岂会斗不过区区一个胥吏?

  说书先生好似听见了似的,也好像能够猜到众人的心思。

  只听他说道:“一任大老爷,若说任由胥吏搓揉,诸位肯定是不服气的。有些老爷,不是斗不斗得过胥吏,而是想不想去斗了罢了。

  若说大老爷铁了心要与胥吏们针锋相对,那些个胥吏们自有应对之道,每日事无巨细都去找大老爷定夺,大老爷定然会忙的昏天黑地!又如何去每日丝竹乱耳、如何使自己无案牍之劳形?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么?

  累死他也做不完一县的杂务!”

  ~~~~

  一县犹如一个小朝廷,六部、各司都齐全,大大小小的事务,极其繁杂。

  县令若是大事小情都抓,真得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的干活才成。

  辛辛苦苦读书几十年,家里耗费银钱无数,哪个官老爷上任不是想捞一笔、好好享受享受一下人生?

  出门纵情山水,游历名川大山,回后衙再纵情山水,游走于沟沟壑壑,它不香吗?

  干嘛非得给胥吏们过不去?

  与胥吏们过不去,便是与自己过不去。弄不好惹翻了胥吏们,自己的小命都不保!

  何苦来哉?

  胥吏们子子孙孙可继承那份低贱的职司,却永世与科举无缘。

  不让他们捞钱,谁会乐意干?

  绝大部分官员还需要通过他们的脏手捞取好处,作为中间人的胥吏,哪可能不收点手续费呢。

  胥吏们,就像淤泥中的蚂蟥、枯枝败叶下的蚯蚓,它自有它的生存之道,永远清理不干净的。

  若是惹毛了他们,蚂蟥变成有毒的水虱、蚯蚓变蝮蛇也不是不可能的。

  因此,很多懂得为官之道的官员们,是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