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章 买地之痛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何书记:“老黄,农村工作是难做的,这一点你要多多辛苦,但正如李总的,我们不能没有期限。这事不能拖,这样,我再给你放宽一个月,到七月底,你必须给我把那九支坟的事办妥。”

  领导命令下达,下面的人只有领命。老黄虽心头担忧,表面只得服从。而保证完成任务的话,却是不出口。

  会议结束后,何书记对一峰:“李总,你留一下,我还有点别的事,想跟你探讨。”

  李一峰疑惑地想,自己虽是个厂长,在全镇几百家企业中却是名列末几位的,领导会有什么事,要与他探讨?

  心中疑惑,面上倒是平静,回转身来笑着:“何书记,你是个大忙人,怎么有闲情跟我聊?”

  何书记:“李总,这个不是事。”

  他一边重新给一峰用茶杯泡了一杯茶,替换了刚才会议室里的一次性杯。一边接着:

  “我听李总对你们老家车骑山,和唐诗一块颇有研究?省里,市里想弄个唐诗之路。”

  李一峰听了,大喜道:“何书记,这太好了!你知道,浙东的唐诗之路起因是什么吗?”

  李一峰第一次碰到镇主要领导,这么重视老家的车骑山,自是兴奋不已。于是把唐诗之路起因,是因为有王谢两大家族的辉煌居住地,出了最有名气的书圣王羲之及七子一女,又出有谢安谢玄谢灵运。谢玄的大姐谢道韫,嫁给王羲之的第五子王徽之,因何雪夜访戴。谢灵运是王羲之女儿的女儿的儿子。嵊州段唐诗之路三界是起点,而车骑山是第一道山门。等等等等,当即是侃侃而谈。

  最后他:“何书记,虽然李白有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还有自爱名山入剡中,等等好诗描述我们嵊州,但我个人认为,张若虚那首孤篇压全道,也是描述曹娥江这里夜景的。”

  李一峰见何书记有这方面的学识,就忍不住想卖弄一番。他知道,一般人不一定熟悉张若虚的那首孤篇压全唐。

  “什么,你春江花月夜描写的是曹娥江上的月夜美景?何以见得?”

  何书记听李一峰满腹这方面的才华,自是非常诧异。听他最后一句这么道,更是不出惊喜。于是脱口而问。

  李一峰见何书记竟是熟悉春江花月夜,不由得既是暗服又是高兴,自是卖弄劲头倍增。只听他:

  “何书记,我知道张若虚虽然是江苏杨州一带的人,但他和作回乡偶书这两首诗的贺知章是好友,而贺知章是绍兴人。所以张若虚很可能会来绍兴玩。而我们上虞嵊州一带,有象谢安,王羲之等当世顶级的名人在,他自然会来游览一下风景如画的剡溪和曹娥江的两岸风光。而坐船饱览两岸风景,这是那个时代,乘飞机,坐高铁般的最高享受了。”

  见何书记不住点着头,李一峰接着:“何书记,你知道,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最壮观的一道风景之一,而曹娥江,理论上是钱塘江同一片出海口的一支支流,当钱江潮水涨时,曹娥江的潮水,其实也是可观的,当然它比不了钱江潮。但曹娥江的潮水涨起来,水面上升三四米的却是正常,而且它涨得比较平缓,没有钱江潮那么汹涌。所以,这春江潮水连海平,描写在曹娥江上,更附合此景。”

  何书记听了,笑着点点头,示意李一峰继续。

  李一峰接着:“还有,这首诗里出现过两个名词,就在曹娥江上樱”

  何书记兴趣勃勃的问:“哦!哪两个?”

  一峰:“一个是: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中的“白沙“。一个是: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中的青枫浦。”

  何书记笑道:“这个太牵强了,不足可论可信。”

  一峰也笑道:“是的,我也是这样想。但何书记,你不清楚,清风这地名,到底是青枫还是清风,这点不必先去计较,那里有个下洋埠头,却是的的确确还存在的,古时候,浦和埠头,其实差别不大,象我们老家,就也是描述曹娥江这里夜景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