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城山杜光庭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岂不闻乎天地於道德也无以清宁,岂不闻乎道德於天地也有逾绳墨。

  语不云乎仲尼有言朝闻道夕死可矣,所以垂万古历百王不敢离之於顷刻。

  《怀古今》

  古,今。

  感事,伤心。

  惊得丧,叹沉浮。

  风驱寒暑,川注光阴。

  始炫朱颜丽,俄悲白发侵。

  嗟四豪之不返,痛七贵以难寻。

  夸父兴怀于落照,田文起怨于鸣琴。

  雁足凄凉兮传恨绪,凤台寂寞兮有遗音。

  朔漠幽囚兮天长地久,潇湘隔别兮水阔烟深。

  谁能绝圣韬贤餐芝饵术,谁能含光遁世炼石烧金。

  君不见屈大夫纫兰而发谏,君不见贾太傅忌鵩而愁吟。

  君不见四皓避秦峨峨恋商岭,君不见二疏辞汉飘飘归故林。

  胡为乎冒进贪名践危途与倾辙,胡为乎怙权恃宠顾华饰与雕簪。

  吾所以思抗迹忘机用虚无为师范,吾所以思去奢灭欲保道德为规箴。

  不能劳神效苏子张生兮干时而纵辩,不能劳神效杨朱墨翟兮挥涕以沾襟。

  就是这个一个诗文之名远远超过道法之名,像官员超过像道士的人,最后反而成了这道教第五洞天青城山的主人。

  “你真以为杜光庭靠的是他自己吗?杜光庭道法不怎么样,寻章摘句,溜须拍马,见风使舵倒是最擅长了,要不然叶玄灌也不会选中他来掌管青城山。”熊真人却是一脸不屑。

  上官静也是随口一言罢了,也没深究下去的兴趣。

  那些年阁皂山草创,百废待兴。自己忙于派务和修行,有些事不像熊真人在叶仲容身边了解的那么清楚。

  但当年叶仲容是什么样的手段,他当然是深知的。

  所以有些事不用问也能猜到。

  至于熊真人之所以不喜杜光庭,上官静倒是很清楚原因。

  熊真人自幼得老天师养育,幼时也极得当时的玄宗陛下的宠爱,常在唐宫中居住。对李唐宗室也是充满了感情。

  而杜光庭初仕李唐,后见唐祚衰微,便留蜀不返。王建建立前蜀,任为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蔡国公,赐号“广成先生”。王衍继位后,亲在苑中受道箓,以杜光庭为“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

  杜光庭说来也是位杜天师,可惜乃是蜀国册封的,世人不认,青城也不好意思拿出来显摆罢了。

  在熊真人心中,杜光庭无非就是个叛奴罢了,这也是为什么他说杜光庭“见风使舵”的原因。

  但两人其实都知道杜光庭绝不是个无能之辈。

  博览群书,涉猎极广。

  青城山偏居蜀地,在教理教义、斋醮科仪等方面却还能胜过龙虎茅山等根基深厚的大派,这就是杜光庭的功劳。

  就是现在赤城山在经典教义上有什么疑问,都还会去信青城山,由此可见一斑。

  上官静内心也是一阵感慨:往事如烟,人家李源,李暄都已然释怀了,你熊真人又何必再愤愤不平呢?!

  提到杜光庭,上官静也是忽然想到旧事,遂开口问到:“当年老臭虫曾经来向我打听过巴蜀之地的元神兵解之术,后来怎么样了你知道吗?”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