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初露锋芒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大将军所言极是!若非百姓怀有异心,大秦律吏岂能不知?诸公碌碌,妄言太平,这就是诸公所言之太平盛世?天下归心,何谓天下归心?诸公谁可教我?”

  这一次朝堂上一片寂静,没有任何人主动开口说话,只有扶苏一人的声音在朝堂回荡。

  “天下太平者,百姓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天下归心者,百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岂会有包庇作奸犯科之举?宁可身死不吐一句,扶苏佩服!在扶苏看来,这些人才是我大秦子民该有的样子!勇武刚毅,宁死不屈!诸民所以拒朝廷而助他人者,盖皆因诸公之所为!”

  众官被骂的脸色发白,但却没有办法也不敢去反驳扶苏,一个个全都跪坐在那里垂头不语。

  “朕所以立赵致为后者,乃安六国百姓之心也!朕要让六国百姓知道,他们和秦人一样,也是朕的百姓!诸公反对意欲何为?!都是大秦栋梁,若不能让天下苍生安居乐业,家中榻上自有美妾娇妻,诸公若能竭力施为,虽老弱也可有一男半女,为何还要在我大秦殿上为官!”

  最后这一句,扶苏的语气极重,这种直接将众臣痛骂的做法让众臣措手不及,全都被骂得尴尬万分,带头反对赵致的几个老臣更是气得浑身颤抖。

  扶苏所以痛骂众官,就是想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让众臣们知道,他的仁义是有底线的,他的容忍同样是有限度的。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扶苏长期以仁义示人,可是仁义往往会不自觉被人理解成软弱。扶苏就是想让他们知道,自己虽然仁义,但是绝不是毫无原则的仁义,更不是软弱!

  “诸位都是大秦股肱之臣,不消扶苏多说,自然也明白其中道理。李斯、赵高与胡亥谋逆,其亲族已被收押,待擒住三人之后,将一并交付廷尉论罪。”

  见众臣已经不敢再去反驳自己,扶苏的语气也柔和下来,他知道现在到给甜枣的时候了,“李斯为相多年,诸公难免会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间也难免有些私利,赵高同样也是如此。不过扶苏可以向诸位保证,谋逆之事只去追究李斯、赵高、胡亥三人,与在座诸公无关,昔日之事休要再提,从即日起要是再有勾结,扶苏也难救你。”

  这番话说得恩威并施刚柔并济,但也说到了众臣的心坎里,李斯赵高两人一内一外,把持朝政已经多年,在朝中的利益盘根错节,要说之间没有利益交换鬼都不信。

  就是李斯的对头们,也会和赵高有联系,反过来也是一样,大家在朝堂上混了这么多年,没有一个是屁股下一尘不染的。

  所以,当听到扶苏说到既往不咎的时候,所有人的面容立刻发生了变化,连空气似乎都活跃起来。

  “陛下此举堪比尧舜,真乃千古一帝!”

  又是叔孙通,他第一个站起身来到大殿中央,恭恭敬敬地向着扶苏施礼,脸上的笑容是那样的谄媚,但却又不得不服对时机的把握。

  儒生们虽然治国的本事基本没有,可是鼓捣起礼仪之类的东西来一个赛过一个,把握机会的能力同样丝毫不差,所以当叔孙通站出来的时候,这帮人很快都站了出来,和叔孙通一同向扶苏大声朝贺。

  冯去疾、王绾等人同样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一帮子大臣站成一片对着扶苏大唱赞歌,居然再也没有一人提起赵致为后之事。

  这些事整整消耗了一个下午,直到日落西山总算是让群臣们臣服于扶苏,真服假服不管,等看到了嬴政尸体,他们自然也就服了。

  当夜,扶苏在宫中大摆筵席,对所有官员大加赏赐,以安抚众臣之心。

  接下来的三天中,扶苏都在忙于处理朝中的各项事务,等到第三天傍晚的时候,数万步军抵达咸阳,而那些斥候也回来了,他们带来了李斯等人的消息。

  让扶苏和蒙恬颇为无语的是,李斯、赵高居然兜了一个圈子,取道井陉进入云中,目前正在向九原前进,准备也从秦直道返回咸阳。

  这等于是,这帮孙子竟然在他们的身后,刚刚抵达咸阳的步军还要原路返回,早知道如此还不如就地拦截。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