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二章 九条(上)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通济坊坐落在洛阳城的最西南角,曾经是最典型的郊坊。

  也就是在三年前,这里随处可见棚户区,住着一些衣衫褴褛的人。

  两年前太后要建西市,一众皇商财阀嗅到商机,在西市大搞建设,进而带动周边,通济坊也获得一些发展机会。

  后来经过土地、商业两次税改,无数富人涌入洛阳。使得郊坊也变得寸土寸金,通济坊逐渐变得繁华起来。尤其是通济坊小街,更是成为洛阳城西南角的一道风景线。

  大家都知道,这条街是秦王赵御的。而管理这条街的人,是秦王的一个姘头,俊俏寡妇上官氏。

  除上官氏,通济坊小街还有一个女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苏家酒楼的漂亮掌柜卿水兰。

  据说她本是美仙院的琴乐好手,被秦王看上,赎身出来。可那时秦王还只是长安郡主府的赘婿郡马,郡主知道这个女人后,要棍棒打死。郡马说,这女人是买给弟弟的,于是忍痛嫁给苏家绿帽憨小子苏集。

  以上说法,都是巷间恶妇赖汉捏造的谣言。

  当然,江湖上从来也不缺乏正义之声,比如小街北二仓的王大财主就痛骂那些造谣者。

  不过这位王大财主不是出于对秦王的仰慕,而是故意讨好上官氏。

  要知道,现在上官氏可是西市附近一号人物。她管理一条街,手下十几名打手。因为年轻貌美,追求者众多,两手两脚都数不过来。

  追求者多了,就让人厌烦。或许正因为此,上官氏才不去辟谣。

  渐渐的大家就以为她真是秦王的女人,而那些追求者就渐渐消失。毕竟没人敢明面去撩王爷的女人。

  面对流言蜚语,上官氏从来不反驳,可卿水兰却一定要维护秦王和苏集的名誉。也是在维护自己的名誉。

  她多次对外人强调,说自己是苏家的妾室,而不是正室。即便是妾室,咱也从没干过对不起苏集的事。而自己与秦王更是甚事没有,那些烂嘴巴造谣的,永世不得超生。

  这时巷间又有人冒出来说:你瞅瞅,姓卿的小娘子急眼了,这说明什么?正说明我们的猜测是对的,戳到她的痛处了。

  当然,巷间不只有坏人,也有好人。只不过坏人的话传得更快,毕竟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看清卿水兰人品不错,自然会有好人与她交朋友,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十天前,宵禁的鼓声全城响起,就在通济坊坊门即将关闭时,三名女子急匆匆跑进门。进门之后,庆幸跑得够快。三名女子一边大口喘气,一遍说说笑笑,向坊门不远处的苏家酒楼走去。

  这三名女子都是美仙院的伎人,她们努力多年,终于攒够赎身的钱。三姐妹虽然年纪稍大了些,可依然是颇有姿色。赎身之后,身上没什么钱,可她们并不担心没饭吃。

  她们知道卿水兰在通济坊小街当掌柜,也知道这里开小剧场。——以前卿水兰就去美仙院请人来酒楼跑场,其中就有她们三个。

  还记得汅州富商管懋初来洛阳,在苏家酒楼看表演,当榜一大哥。结果被苏集误会,一顿王八拳招呼上,把这位榜一大哥打得是鼻青脸肿。

  据说管懋还在洛阳城里,而他的家人们也都被西门端放出,管懋家大少爷管泽依然在京兆府当刀笔吏。

  管懋没少去孝敬京兆府尹张乙寿,据说管泽有入仕的可能。

  可现在曹玉簪严格控制品秩,防止府衙臃肿,所以半年过去,管泽转正的事也没办成。

  管懋就说:那姓曹的小寡妇啥也不懂,她的规定也都是闭门造车。虽然她控制住品秩,可官府里依然十分臃肿。因为当官的自然有办法捞钱,养活一些无品胥吏。这还导致有品秩的人各个都是大爷,因为她们并不担心没饭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