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一章 摔杯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济亲王府大排筵宴,欢迎一众达官贵人。

  今日济王大婚,太后派八百金甲卫和皇室仪仗,规格不亚九锡。场面之盛大,溢于言表。总而言之,这场婚礼是最近二十九年来,洛阳城里最盛大的婚礼。想二十九年前,唐皇后为万隆帝迎娶陈美人,也是这般阵仗,可惜万隆帝还是不领情。

  虽然济王殿下脑子不大灵光,可他并没傻透,他知道今天日子特殊,所以骑在马上一直绷着个脸,倒也有几分威严。只是他那远超常人的瞳距,无法掩饰他的智力缺陷。连文盲率超高的梁朝百姓,都看得出这一点。至于后世为何会出现那种超宽眼距的电影、插图,那就不得而知了,总之事怪必有妖。

  亲王娶正妃,是不是一定锣鼓喧天仪仗威武?

  其实也未必,比如相王赵顼、郑王赵篆,他们的婚礼都是极低调的。那么今天搞得如此隆重,所谓哪般?

  还不都是曹玉簪的意思。她说,赵纯是这批皇子中最后一个娶正妃的,哀家作为皇长嫂,有责任让这场婚礼办得热热闹闹。

  曹玉簪是垂帘太后,而她的一些小动作,贤王和康王都懒得管,所以一些超出礼法的事,只要曹玉簪一句话就能实现。若有人提出异议,她最多说一句:哀家知道错了,下不为例。

  别人还能把她怎么样呢?

  此时礼部、工部等非军事部门,早已在曹玉簪掌握之中。

  她如此表现,当然不是好心泛滥。而且之前党争时期,赵准还拿赵纯当大炮使唤抨击曹玉簪。那么曹玉簪的“妖”在哪呢?

  苏御估计,明天各大报社一定会发表文章,高度赞扬太后之大度,由曹娘娘垂帘听政,我大梁朝一定会蒸蒸日上。云云。

  用老黄的话说:小寡妇就是在整景儿。

  婚礼在王殿进行,大殿正中首席空缺,因为那是给万隆皇帝和唐皇后准备的。若曹太后驾到,倒是可以坐上去,可她没来。

  次席上坐着公孙太妃、太长公主、贤王府薛妃、康王府梁妃、荆国公太妃(孟丹青母亲安喜公主赵鸣枝)等老一辈。三席上有诸亲王妃、国公妃、公主、大城郡主;四席上有诸郡主、郡王妃、三门阀公子妃。这种特殊的排列方式,在南晋是不可想象的,但在梁朝却是传统惯例。

  庚王赵准领衔诸王侯坐在对面,大殿内秩序井然,气派非凡。

  亲王婚事礼仪繁琐,不此赘述,只道坐在那里并不舒服。有那体质稍弱的,早已累得腰酸背痛,却又不好破坏这般好气氛。

  见独子大婚,又见王妃端庄,公孙太妃喜极而泣,一群老婆娘一旁劝慰。

  钟鸣几声,酒肉端来,宴席开始,大家终于放松。

  刚才大殿内庄严肃穆,极安静,可后来三杯酒下肚,鲁山郡王赵晃等人的嗓门就高了起来。在这喜庆的日子,也没有人会因为热闹而恼火,不久后大殿里就好像菜市场一样人声鼎沸。

  旁人不说,只道第三席,秦王妃唐灵儿和庚王妃西门卷香、安国公妃樊嫦、荆国公妃钱文文、楚国公妃韩窈娘、荥泽公主赵玎、万泉公主赵慧翠、南阳郡主孟乔、承风郡主西门圭等人共坐一张大席。

  也不知西门卷香因为点什么,今日情绪不大对,几次与庚王赵准目光接触,她都是翻白眼转移视线。这些小动作都被唐灵儿目光捕捉到,可唐灵儿全程冷脸,没有任何反应。倒是牛角髻小侧妃孟璨与姐姐孟璀在身后嘀咕起来。

  正妃坐在前排,侧妃坐在正妃身后,而美人则属于奴婢行列,没资格进入大殿,只能在外面站着。唐灵儿担心孔婷疲惫,吩咐孔婷,累了就去车上休息。宴会开席时,招呼孔婷入席。

  大殿内美人无数,孔婷进殿也没太多人注意到她,唐灵儿却对左右介绍起来,还生怕别人看不到似的,指着孔婷的肚子说这都五个月了。

  闻言,西门卷香猛子,也没有人会因为热闹而恼火,不久后大殿里就好像菜市场一样人声鼎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