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章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大家估计会想,明明写的是爽文,为什么上一章,借李风的口,讲起来了积德行善,讲起了因果。

  接下来写的东西,各位看官如果不喜欢,可以直接略过这一章。

  如果你耐着头皮看下去了,可以有一点所得,那么我这一章,我的一点心得就没有白写。

  我之后的文,依然会用拙劣的文笔,继续写爽文。

  但是,会适当夹一些自己的东西,不过扑街的文笔,估计很难合适的加进去。

  比如,王杨在剑门平原杀了近三万人,那么他的报应,就报在了天劫的威力之中。

  而王杨为什么会穿越,获得金手指,那是因为他上一辈子积德行善,帮助了很多的贫困学生,建立了许多的希望小学。

  .

  下面我试着用中国历史,和几个简单的故事,将一下中国积德行善的脉络。

  中国历史上,曹操设立摸金校尉,靠发死人财,拉起了军队,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建立了魏国,与蜀、吴两国,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历史之中,虽称为三国鼎立,但《资治通鉴》之中,却把这一时代称呼为魏,可见曹老板建立的魏国在这个时代是主流的。

  但,曹老板盗墓,杀降,毁了阴德,报在了子孙身上。

  魏文帝曹丕寿四十岁,魏明帝曹睿寿三十六岁。

  要说曹丕、曹睿两人的能力,在中国的历史上,也算得上是能力极强的明君。

  但两人皆由于寿命的原因早逝,导致魏国的皇帝年幼登基,政权落入了司马家手中。

  接下来说极其能够隐忍的老乌龟司马宣王。

  司马宣王,靠着隐忍,最后发动高平陵之变,干掉了曹爽,最后经历司马师、司马昭三代人的努力,窃掉了曹魏的江山。

  但,司马家从司马炎之后,再无一个能力和寿命两全的皇帝。

  司马炎之后,唯一一个寿命长的皇帝司马衷,却是一个傻子,彻底的引爆了八王之乱。

  这一切的起源,其实都从司马宣王在洛河边放的那一个屁开始。

  当时,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宣王虽然控制了洛阳,但是他的兵力只有三千人。

  他掌握的关键是洛阳中的太后,还有各个大臣的家眷。

  而,曹爽此时手中掌握的呢?

  有皇帝曹芳,还有大司农印,有了大司农印他就可以调动天下粮草。

  而许昌之中,也设有武库,曹爽只需带兵进入许昌,调动兵马,便可轻易的灭掉司马宣王。

  但,曹爽为什么失败呢。

  就是因为司马宣王哄骗一帮曹魏的重臣(比如蒋济),说他做的事情,只是为了推翻曹爽,将皇权还于曹芳。

  他哄骗蒋济一帮重臣,所他们要做的事情,就如同西汉开国之时,众大臣为了西汉江山,推翻吕后的事情一样。

  所以,才有了曹魏重臣站在他身后。

  而他,为了骗曹爽进城,更是许诺了曹爽只收兵权,继续享荣华富贵,更是再洛水旁盟誓。

  但,他之后的做法,却是违背了誓言,杀了曹爽一家三千口。

  平定王凌叛乱时,更是哄骗王凌投降,杀了七千口。

  司马宣王做的这一切,都报在了他的后世。

  他在洛水旁放了一个史上最响的一个屁后,中国信这个字彻底崩塌了。

  这也导致司马家建国,只能靠孝治国,而不敢提忠义两字。

  司马宣王的大儿子司马师,其才不下于宣王,但在平淮南二叛时眼疾骤发,死时四十八岁。

  司马昭平定蜀国,其字司马炎建立晋国。

  但此时,司马家的诅咒刚刚开始。

  司马炎、司马悠亲兄弟俩的相互残害。

  司马炎只生出傻儿子司马衷。

  司马衷继位,贾南风乱权,八王之乱暴发,打没了整个中原的兵力。

  让五胡得以轻易的推入中原之地,汉族三百年的血腥历史开始。

  之后,司马家再无寿命和能力两权的皇帝。

  其一家的作为,更是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骂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丞相,忠义两全的二哥,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直到今天,关二爷的庙宇遍地,丞相更是受到蜀中人民的不断祭祀。

  大家可能会说,人家司马宣王做了那么多毁阴德的事,还不是活了七十三。

  丞相那么忠义,还不是只活了五十四。

  俗话说的好,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要知道司马家都是长寿之命,司马宣王的父亲和爷爷都是八十高寿,司马宣王的弟弟司马孚更是活了九十三,作为曹魏纯臣去世的。

  如果司马宣王不做那么多毁阴德的事情,说不定他可以活的更长。

  还有西汉时的汉文帝刘恒,其积德,所以治国时风调雨顺,更是将德行留给了子孙。

  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期,靠着盐铁,靠着国企,将整个社会每一滴油压榨了出来,结果落了个穷兵黩武的后果。其之后除了汉宣帝刘病已,皇帝多无能或短命。

  东汉时期,除了光武帝刘秀和其子,从恒帝之后,皇帝寿命多不高,导致皇帝即位时,大都年幼,从而导致外戚和宦官专权。

  下面的内容,我试着写下中国人福报一说的形成与脉络。

  话说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有这么一个村。

  他们捕猎采集,耕作放牧。

  慢慢地,有的人家里越过越好,有的人家里家道中落。

  老牛家连生了五个儿子,每个儿子都膀大腰圆能干活,老牛头还健康长寿见识广。

  老熊家则连个闺女也生不出来,而且身体还不好,干啥啥不行。

  慢慢地,全村的人,无论大事小情,无论婚丧嫁娶,都会来找老牛头定夺见证。

  因为这个人在村里是最厉害的。

  全村的人则不愿意搭理老熊,因为这人实在没啥可搭理的。

  村里面的商人走街串巷,周游各村,互通有无,发现每个村都有几个老牛头这样牛的人。

  各村的商人们在聊天后发现这帮牛人都有几个共通点。

  比如说:声音洪亮、身材高大、双手过肩、屁股有肉、鼻子高耸,额头饱满,双目有神等等。

  发现每个村的破落户也都有几个共通点。

  比如说:声音沙哑,鼻歪嘴斜,额尖眉乱,眼睛无神,脚下无根等等。

  天长日久,人们在不断地对各村成功人的总结后,得出了这样一个规律。

  像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这堆具有老牛头们特征的人,会被人们寄予厚望。

  老熊头的那堆特征,会被人们评价不高。
说的形成与脉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