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外援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本来没有李源,杨业还可以偷偷去武当山找两个帮手。

  结果现在武当山也不能去了。

  尽管杨业无比坚信在大是大非面前,武当山绝对不可能不顾委羽和武当万年的交情,冒天下之大不韪相助三仙山。

  但现在尚不明了的情况下,杨业却是不敢冒一点风险。

  武当都不用出手,只需要给三仙山泄露一点信息。

  到时候杨业他们在去三仙山的路上直接被偷袭,委羽轻则重创,重则就灭派了。

  原来杨业的目标是希望以有心算无心的方法(说得好听,不就是偷袭),一战就把三仙山打服了。

  或者说让三仙山最起码短期内缓不过来,最好能把高端战力一扫而空然后再慢慢蚕食下层实力。

  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根本做不到。

  所以目标也已经降到了:偷偷地进村,打枪的不要了。

  只要是能够不声不响的把云湖救出来就谢天谢地了。

  打架?不存在的!我们委羽山是和平主义者,从不打架。

  “唉,头疼啊,师兄,我如果不来救你,你不会怪师弟吧。”

  杨业下山的路上心里是一直盘算着要不要索性就把云湖放弃了。

  至于李源最后提到的正一经,杨业反而没怎么放在心上。

  原本龙虎山或许还有点棘手,但是现在三仙山这个巨无霸摆在那里,龙虎山这种小困难还有什么不能克服的。

  长天与远水,极目烟冥茫。

  暮鸿孤悲鸣,霜林万叶黄。

  倚松望翠微,数点寒萤光。

  吾非长夜魂,堕此寂寞乡。

  衷情凭谁诉,空山草木长。

  道门中人基本谁都会写几句诗,毕竟书看得多人又闲,所有诗人不都是这么炼成的吗。

  我绝不是乱讲,大家可以去研究一下的,国外的不算,中国历史上所有诗人都符合这两个条件。

  看了一大堆书还闲的要死然后就去写诗了。

  尽管写诗的人很多,但有名的就不多了,最有名的就三位吕祖、白玉蝉、杜光庭(他应该大家都猜到了吧)。

  杜光庭真人属于典型的文人,各种题材都爱写,尤其喜欢游山玩水写游记,《虬髯客传》就是他写的。属于综合实力比较均匀。但纯论诗的话就不如其他两位了。

  白玉蝉画好,字更好,诗最好。偏偏剑道天赋还好,事实是总有些人是受到上天眷顾的。

  之前那首诗就是白玉蝉写的。

  怎么样?是不是有诗圣杜甫的几分神韵啊。

  华阳吟

  家在琼州万里遥,此身来往似孤舟。

  夜来梦乘西风去,目断家山空泪流。

  海南一片云水天,望眼生花已十年。

  忽一二时回首处,西风夕照咽悲蝉。

  而吕祖吕洞宾写诗则是典型的牛逼任性,这点大家也可以理解,吕祖一生就没有不牛逼的时候,当然也就更没有不任性的时候。

  如果说白玉蝉走的是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那吕祖典型的就是走的李白的浪漫主意风格。

  写起诗来是纵情恣意,仙气纵横。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