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甘露殿惊魂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臣知道,太上皇,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国内已经太平,陛下一代雄主,四海归服,有陛下为赵王遮风挡雨,赵王自然不知战乱之苦。”唐文忠说道。

  “你这个长史,说话也不知道轻重!我大唐李家的男儿,哪一个不是铁骨铮铮的大将?我看这样,你跟着赵王一起去肃州,为陛下分忧,看着吐谷浑。”

  李世民心里一阵不舍,“父皇,肃州太远了!”

  “再远也是我大唐的疆土!”李渊立刻接上李世民的话。

  李元景和唐文忠面面相觑。

  正尴尬间,宦官又进来报:“陛下,太上皇,齐国公长孙无忌和代国公李靖,在殿外请见。”

  “这两个人怎么会同时来?”李渊疑惑地问道。

  “既然是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一起来了,想必是事态紧急,快召见。”李世民说道。

  李渊坐了下来,对着李元景说道:“两个老国公来了,站起来吧,把眼泪水擦擦,别让开国元勋看见我皇家男儿的泪水!”

  李元景在宦官的搀扶下,站了起来,与唐文忠一起站到李渊的下位。

  齐国公长孙无忌和代国公李靖一同来到殿内,二人分别向李渊和李世民行了君臣之礼。

  “两位卿家,这么急来见朕,所为何事?”李世民问道。

  “陛下,太上皇,臣特地前来贺喜!”长孙无忌笑着说道。

  “哦?卿家说说看!”

  “臣有两喜,其一,代国公李靖攻打突厥,消灭敌军并擒获了颉利可汗,已经押赴到雍州牧府看管,扬我大唐国威。”长孙无忌说完,看了一眼李靖。

  “哦?已经抓到了?太好了!父皇,颉利被我们俘虏了!”李世民大喜过望,旁边的李渊听了,惊得目瞪口呆。

  “父皇,这十五年的血海深仇和耻辱,终于得报了!”李世民激动地向李渊一跪。

  李渊喃喃地说道:“老夫依稀记得当年向突厥称臣之痛苦,这十多年每每想起,便痛哭流涕!”

  “父皇!”李世民又是一拜,李元景唐文忠也拜下,为李渊庆。

  “陛下快起来,陛下建此丰功伟绩,为父大慰平生!”李渊站了起来,亲自扶起李世民。

  “陛下,太上皇,臣还有第二个喜报!”长孙无忌接着说道。

  “快快说来!”

  “陛下,太上皇,前几日有突厥难民请求进长安,被守城将士拦了回去,幸好赵王殿下,在城外安抚,突厥人奔走相告,传送赵王的贤能,已经有好几个突厥部落的酋长,请求归附我大唐,永生永世做大唐的臣民。”长孙无忌说得掷地有声。

  李世民也听得热血沸腾,“哦?这事情朕跟太上皇都知道,只不过部落来投奔的事情,朕还不知!”

  “陛下,千真万确老臣也是刚刚收到突厥境内几个新郡的奏报,这才与齐国公赶过来,跟陛下商议。”李靖补充道。

  “此事……此事需要朕与太上皇先商议!”李世民想着李渊就在身后,齐国公长孙无忌和代国公李靖这会儿过来奏报,一定是为了帮助赵王李元景脱险,否则,六弟今天定要被父亲剥掉一层皮不止。

  “陛下!”李渊温和地召唤道。

  “父皇,您有什么指示!”

  “我们父子俩,明天一起再会一会这位颉利可汗吧!”李渊坐着,巍然不动。

  “好的,孩儿明白了!”李世民躬身答道。

  “元景,你和唐文忠明天安排一下,诸位臣工,叫上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大小官员,还有那些开国老臣,都一起。”李渊说罢,起身向甘露殿外走去,两名宦官上来搀扶着。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元景,“老六,你去送送爹,唐文忠,你与两位国公,同朕一起商议下明日的流程。”

  “诺!”众人向李世民施礼应道。

  李元景跟上了李渊,一直离他两步走着,不敢靠近哪怕一步。

  “怎么,老六,有话同为父讲?”李渊故意放慢了脚步,背着身问后面的李元景。

  “父皇,儿臣懵懂无知,不理解父皇的一片苦心,实在是心中愧对父皇。”李元景低着头说道。

  那李渊停了下来,此时黄昏将近,天际暗红,李渊抬头,向着天空长叹一声。李靖和长孙无忌利用了颉利可汗被抓到长安的事情,成功转移了李渊的怒火,救了赵王李元景一次。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