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百年难见的婚礼(五)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宣旨的窦姓官员这次没有立刻回京,皇上特意传诏,让他作为皇室代表出席解淳的婚礼,宣旨官员顿时大喜过望。

  这次他为解淳和刘颜作媒当作订亲见证人,身为媒人自然是解家的贵宾,又担负着皇家代表身份,以后便是解氏一系的自己人了,不光是他,连同他的子孙后代都会沾光添彩,恩泽数代。

  迎亲队伍来到刘家庄时,刘琰已经画过妆容,等候在绣楼中,今天她让刘颜的残存记忆碎片掌控身体,让她能够圆了她的终生心愿。

  这个可怜的女人,在生命即将落幕的时刻,终于获得期盼已久的人生爱情,无论解淳是出于真心实意,还是有些怜悯之意,终究她是堂堂正正,以正妻之礼仪,被迎入解淳的府邸之中。

  用大明时下的规矩便是:‘生是解家人,死是解家鬼。’百年死了以后,也会有刘颜的嗣子为她烧香祭祀,一年四季节日时令之时,会有人专门上坟祭拜。

  无论现代人怎么评价这是封建思想余毒,但中国人多少年代传承的风俗习惯,到了现今社会仍然存在,也没有人敢于公然反对。

  听到外面熟悉至极的传统拦门诗词相合,刘颜不由自主地饱含着眼泪,期盼着自己心仪的男人,为她精心准备的催妆诗词。

  解淳身穿红色新郎袍服,用手一理自己花白的胡须,心内也有些不好意思,见众人争相催促着作催妆诗词,便走上前面对绣楼,一板一眼吟诵道:“

  百岁光阴转瞬过,

  今朝方识女蝉娟。

  自古多情空遗恨,

  何须强作无情人。

  六十八岁黄花女,

  百岁新郎世之罕。

  只道无情能修仙,

  吾言生死亦同然。”

  四句八言之诗吟诵完毕,刘颜已经禁不住泪流雨下,解淳此诗上半阙解释他为什么突然改变主意,接受自己爱慕的具体原因。

  和为什么不顾忌世人非议,也要在百岁之余的高龄,迎娶刘颜这个六十八岁的未嫁女子,特别是最后一句明确阐明解淳对这桩老年婚姻的真实态度。

  别人只喜欢斩断一切世间情缘爱恋,了却一切与亲人的亲情关系,只是为了修炼成仙。

  我倒宁愿和妻子一起同甘共苦,幸福度过一生,能和心爱之人一起生死与共,也是一生最好的结局,丝亳不比你们修仙成道之人逊色。

  解淳的催妆诗一出,不禁世人不会看轻刘颜,反而会认为刘颜是解淳的红颜知已,对刘颜和她的家族带来无限荣光和福荫。

  刘颜想到自己自从十二岁那年遇到解淳,他不仅出面拦阻住自家父母亲对她自己的责骂和刁难,而且还以‘忘年小友’称呼之。

  使得自己在家族中占居话语权和决断权,也使得刘氏一族迅速富裕起来,父母兄弟姐妹也跟着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之后伴随着自己年岁的渐渐长大,自己的心中有了爱慕之念,只是两者的地位差距太大,自己一直不敢明言表白,此事也一直拖延着继续向前。

 &emsp人一起生死与共,也是一生最好的结局,丝亳不比你们修仙成道之人逊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